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之培养
【6h】

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之培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bbreviations

Figures and Table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Lead-in Remarks

1.2 The Rationale of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1.3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1.4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for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1.5 Organization of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Chapter 2 Traditional Objectivist Translation Teaching

2.1 Introduction

2.2 Overview of the Objectivist Theories

2.2.1 Origon and Development

2.2.2 The Objectivist Learning Theories

2.3 Traditional Objectivist Translation Teaching Rethinking

2.3.1 The Objectivist Paradigm

2.3.2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2.4 Summary

Chapter 3 Newly Pervasive Constructivist Translation Teaching

3.1 Introduction

3.2 Overview of the Constructivist Theories

3.2.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3.2.2 Social Constructivism versus Cognitive Constructivism

3.2.3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ies

3.3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Light of the Constructivist Theories

3.3.1 The Constructivist Paradigm versus the Objectivist Paradigm

3.3.2 Related Constructivist Translation Teaching Research Critique

3.4 Summary

Chapter 4 No-Title Passag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Exploring

4.1 Introduction

4.2 Overview of TC Stud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4.2.1 TC Studies Abroad

4.2.2 TC Studies at Home

4.3 PACTE's Empirical TC Studies Revisited

4.3.1 PACTE's Holistic TC Model

4.3.2 PACTE's Viewpoints on TC Developing

4.4 Exploration of No-Title Passag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4.4.1 Defining No-Title Passag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4.4.2 Exploring No-Title Passag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omponents

4.4.3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trategic Sub-competence

4.5 Summary

Chapter 5 The OCTA Model: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ranslation for English Majors in China's Universities

5.1 Introduction

5.2 The OCTA Model: A General Description

5.2.1 The OCTA Model: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5.2.2 The OCTA Model: Feasibility

5.2.3 The OCTA Model: A Brief Description

5.3 Application of the OCTA Model to Teaching Translation for English Majors in China's Universities

5.3.1 Instructional Design

5.3.2 Pedagogic Procedures

5.3.3 Evaluation Practice

5.4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the OCTA Model

5.4.1 Overview of Orozco's Empirical Study of Measuring TC Acquisition

5.4.2 Evaluating Efficacy of the OCTA Model in Light of Orozco's Empirical Study

5.5 Summary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Introduction

6.2 Discussions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s

6.3 Maj or Findings

6.4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6.5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ces

攻读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国内外翻译能力及其相关模式研究的快速发展为深入探讨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契机。另外,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业已表明,知识是由个体主动建构而成,并非得自教师的传授。学习过程是知识的生长,是个体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被动接受。目前,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客观主义教学范式已逐渐失去其优势,而新兴的建构主义教学范式日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影响不断得到深化和加强。显而易见,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两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二者加以厘清,合理处理二者关系,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对外交流日益增强,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尤其是翻译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国内开设翻译专业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中国诸多高校的外语专业自然也须承担起翻译人才培养的任务。综观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尤其在借鉴吸收现有翻译能力及其相关模式研究成果,分析整合两大教学范式的合理成分,积极构建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新模式方面尚为空白,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本论文的核心内容是结合。TEM8考试(目前中国大陆唯一大规模测量英语专业学生高级阶段英语水平的标准参照性教学检查考试),以最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重新审视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把学生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No-Title Passage TranslationCompetence)之培养融入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以适应翻译职业化(翻译产业)和翻译学科研究的需要。具体来说,一方面,本论文借鉴吸收西班牙翻译能力研究小组PACTE的最新成果,从理论上对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做出解释和框定;另一方面,本论文受到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倾向,即包纳简单性方法的复杂性方法的启示和指导,通过分析、整合现有两大教学范式,即,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范式之合理成分,尝试性构建一个更全面、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的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新模式。
   本论文的出发点在于:1.篇章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无标题语段(No-Title Passage)组成。纵观历年TEM8试题,翻译部分所用材料全部都是篇幅较短(150-200个英文单词或200个汉字左右)的无标题语段。毋庸置疑,作为具体教学内容,与篇幅较长的篇章翻译以及篇幅更短的句子翻译相比,无标题语段翻译更加切合翻译教学需要。而且,由于没有标题,作者意图以及语段主题难以确立,翻译难度大大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学生具备了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也就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能力,而这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堂上尚未得到有效开发。2.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之培养必须立足于我们对其构成要素的科学认识.现有翻译能力及其相关模式研究成果为此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3.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之培养必须立足于我们对其培养模式的科学认识。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倾向,即包纳简单性方法的复杂性方法给予本研究以很大的启示和指导。这一方法借助于两个以至多个并列的彼此独立的理论系统使不同的认识结果互相补充。而且,通过对其优势与不足的分析,本论文发现现有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显而易见,第一出发点反映了本论文的重要性、必要性,第二、三出发点反映了本论文的可行性、科学性。值得强调的是,第三出发点还反映了科学研究的新倾向,这也是本论文的理论意义所在。
   本论文共分6章。第一章为本论文的总体介绍。第二至三章为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比对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的性质和特点,厘清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彰显该整合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整篇论文奠定基础。第四章借鉴吸收现有翻译能力及其相关模式研究成果,尝试性探讨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及模式,为整篇论文提供保障。第五章以包纳简单性方法的复杂性方法为指导,尝试性构建以学生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的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新模式,内容主要包括模式总体介绍、具体应用以及通过试验教学进行实证性检验。第六章是结论,以总揽全文。本论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理论探讨(模式建立)和实证研究(教学试验)相结合。
   如上所述,由于该整合研究的始发理论为客观主义教学范式(the Objectivist Paradigm)和建构主义教学范式(the Constructivist Paradigm),因此,本论文拟建构的翻译教学新模式被命名为objectivist-Constructivist Theoretic Approach,缩略为OCTA。为了叙述上的便利,本论文依据Richards&Rodgers(1986)的教学方法分析模式,把OCTA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基础”(theoretical foundation)”,“课程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和“教学实践”(pedagogicprocedures)。在OCTA理论框架内,“理论基础”指的是关于翻译研究和教学的概念和理论:“课程设计”是指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翻译课程总体规划;“教学实践”则是指基于“理论基础”和“课程设计”的具体翻译课堂活动,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理论基础”指导“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则可验证并进一步发展“理论基础”。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参加本科翻译教学课程之前除了做过少量作为语言学习手段的翻译练习外,既没有系统的翻译知识积累,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翻译训练。为了能够在如此短暂的翻译教学时间内(大多为108学时)使得这些翻译“新手”中能有更多的人尽可能快地成长为翻译“能手”,本论文认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过程究其实质应为OCTA理论框架下的学生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的培养过程。该教学过程,可以具体分解为两个紧密衔接的子过程:1.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培养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积累过程。2.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培养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与前者相对应的课程类型为翻译知识讲座(Translation Introductory Lecture),采用客观主义教学范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翻译基本原理、翻译职业、翻译工具,翻译策略,客观主义及建构主义学习策略,属于初级学习阶段。与后者相对应的课程类型为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Project Workshop),采用建构主义教学范式,属于高级学习阶段,目的在于通过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练习,通过使用真实无标题语段教学材料(如,历年TEM8翻译试题),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无标题语段翻译经验,尽可能快速、有效地将其在初级学习阶段所掌握的相关知识成功转化为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即,使得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相关知识,顺利解决无标题语段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其将来进入职业化工作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结论如下:
   1.什么是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它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本论文的概念性研究表明,从宏观层面上讲,本论文认同西班牙翻译能力研究小组PACTE的最新成果,即壳标题语段翻译能力由双语能力,言外能力,翻译工具使用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能力,策略能力,以及生理、心理能力6种次级能力构成,其中,策略能力用于协调其他各次级能力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作,居于核心地位。从微观层面上讲,本论文认为,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只有3种次级能力组成:即翻译专业知识能力、翻译工具使用能力以及翻译策略能力。其中,翻译策略能力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彼此相关、有层次、可转化、动态的5种成分,即:原语语段潜在主题及作者意图的确定能力、原语语段主题及语境关联性认知框架的建构能力、原语语段词句潜在语义的明示能力、目标语语段的选词择义能力和目标语语段的衔接连贯能力。其中,原语语段主题及语境关联性认知框架的建构能力最为重要,居于核心地位。本论文第四章的实证分析和相关讨论对此给予了证实。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各个次级能力的培养是相互交错进行的。
   2.从理论上讲,使用OCTA教学模式为何能够更有效地培养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
   本论文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1)OCTA教学模式是一个集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之优势于一体的二维翻译教学新模式。其中,客观主义教学范式的核心概念“知识传授”成为学生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培养过程的重要前提,以补建构主义教学范式之不足;建构主义教学范式的核心概念“在真实情景中学习”成为学生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以补客观主义教学范式之不足。换言之,在OCTA理论框架内,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都能够得到丰富与补充。前者强调知识的记忆与积累,适合于初级学习阶段;后者注重知识的综合与应用,更适合于高级学习阶段。本论文认为,任何能力培养过程都可以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个阶段,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培养过程概莫能外。(2)OCTA教学模式特别适合目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语境。首先,客观主义教学范式仍旧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其认识和应用已经成为习惯,而对建构主义教学范式的认识及运用能力亟待提高。此外,初级阶段学习内容多为结构良好(well-structured)的问题,客观主义作为此类问题的教学理论基础更为贴切。第二,建构主义教学范式适合于高级学习阶段结构不良(ill-structured)问题的解决。具体到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教学范式的有效运用不仅要求教师最好具有职业译者经验并接受过专门的翻译教学培训,学生具有相关的翻译知识积累,而且需要师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开展和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初级学习阶段得到解决。值得指出的是,与客观主义教学范式相比对,建构主义教学范式教学虽然效果更好(详见第五章),但是教学周期较长,效率较低,硬、软件教学资源要求较高,对目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语境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论文认为,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宜视师生相关经验、知识、能力的实际情况将两者的优势加以合理整合,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从实证角度看,OCTA教学模式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和相关讨论(详见第五章),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在目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语境下,OCTA教学模式大大优于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具体体现在第一学年翻译教学课程结束时(Month8 of Tuition),与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的应用结果相比对,OCTA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的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提升幅度更大。此外,鉴于在任何翻译过程中,所有的次级能力都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本论文由此可以推论,本实证研究尚未包括在内的双语能力,言外能力,心理一生理能力也可得到提高。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过程究其实质应为OCTA理论框架下的学生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的培养过程。
   总而言之,国内外翻译能力研究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中国的翻译教学研究,使我们对翻译教学关注的重心从机械的知识传授与技巧讲解逐渐转移到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方面,中国翻译教学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论文借鉴吸收西班牙翻译能力研究小组PACTE的研究成果,对无标题语段翻译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及模式的尝试性探讨,是对现有翻译能力研究成果的有益丰富与补充;本论文以包纳简单性方法的复杂性方法为指导,整合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之优势所提出的OCTA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教学范式所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本论文所采用的整合研究“方法”也证明了包纳简单方法的复杂方法的有效性。值得指出的是,OCTA教学模式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自然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翻译教学过程。我们相信,在21世纪,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必将会进入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