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文化对等角度试论汉语习语的英译——兼评《围城》及其英译本
【6h】

从文化对等角度试论汉语习语的英译——兼评《围城》及其英译本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角度转向文化角度,翻译被广泛视作文化交流行为。习语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结晶,其翻译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但是汉语习语的英译却不尽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文化影响到习语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了解文化背景,连理解习语都十分困难,更不可能做到精确的翻译。因此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汉语习语的英译,不仅有助于掌握习语的意义和运用,而且有助于译者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对于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围城》及其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中习语翻译的分析研究,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探讨汉语习语的英译。
   本文共分四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进行该研究的背景,研究中所要回答的问题和研究目的,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进行该研究的意义。
   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探讨了文化与翻译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翻译从本质来说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交流活动。然后作者探讨了等值理论,其中重点论述了三位伟大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严复、奈达和纽马克。文章试图从严复的传统经典的“信、达、雅”三字翻译原则出发,结合奈达翻译理论中的核心部分一功能对等理论以及纽马克的交际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石,即文化对等理论,并且论述了其概念和层次。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对围城和其译本做了总体介绍。回顾和分析了该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以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包括《围城》及其翻译的研究,《围城》的译者及其译本。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习语的定义、范围和特点,然后从英汉习语的五个主要来源出发,阐明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对比分析了两种习语与每个国家的生活经验、传说和神话、历史人物和事件、宗教信仰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关系。文章接着讨论了习语的可译性问题,并根据可译性的限度将其分为三种情况,即文化上的可译性、文化上的半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最后指出语言从根本上是可译的。在本部分的最后,简单提及了文章巾将用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第四部分,本章的开头简单讨论达到文化对等的两种常用的方法,即归化和异化。从这两种方法入手,着手对《围城》的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中传统中国习语的翻译进行探讨。以考察在汉语习语的英译过程中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文化上的对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是能够达到文化对等的,但有些时候由于文化障碍,只能达到文化上的部分对等;另外,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文化对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
   最后为结论,对论文进行了回顾和概括,并再次强调了翻译时要达到文化对等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