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分析及协调机制设计
【6h】

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分析及协调机制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专利池运营基本理论

2.1 专利池的相关概念

2.2 专利池运营相关理论

3 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的问卷设计及分析

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 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因子分析

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 专利池运营协调机制设计

5.1 目标机制

5.2 资源整合机制

5.3 信任机制

5.4 激励机制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和知识经济全球化大潮下,新一轮的产业调整正在进行。各国家企业的发展重点越来越集中于技术研发,尤其是走在科技前端的发达国家,形成了利用专利开展技术许可贸易垄断以获取市场利润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是企业针对全球市场的实施的专利战略,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目前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用专利池的形式取代了以往单个企业成为专利战略实施主体。专利池能消除专利实施中的授权障碍,有利于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专利许可中的交易成本,已成为专利发展的主流趋势。
  本文从专利池和协调机制的一般理论出发,针对专利池运营动机、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专利池运营协调机制进行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入阐述了专利池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运营动机等理论,同时概括了协调理论及协调机制的内容。设计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调查问卷,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运用统计软件探索专利池运营的协调因素,针对得到的协调因素,制定符合我国专利池运营现状的协调机制。对专利池运营协调机制进行理论研究。借助国内外文献,研究专利池的基本理论、专利池构成要素、专利池运营动机以及协调理论;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专家调查法设计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的调查问卷,对回收问卷受访者基本信息及专利池运营动机的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为接下来的因子分析做准备;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因子分析。简要概述了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法的前提、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对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五个影响专利池运营协调的公因子,分别是信任因子、兼容性因子、运营能力因子、研发能力因子、承诺因子。假设所得公共因子与所含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拟合良好,为了证实这个假设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了所得因子的合理性;专利运营协调机制研究。针对因子分析得到的影响专利池运营协调因素,设计相应的专利池运营协调机制,该机制包括目标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信任机制和激励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