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垃圾污染防治责任分析
【6h】

电子垃圾污染防治责任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电子垃圾的概述

1.1 电子垃圾的概念及特点

1.2 国内外电子垃圾的立法现状

1.3 我国电子垃圾污染防治的重点

2 我国电子垃圾污染防治责任的理论依据

2.1“能流物复”生态规律

2.2 电子垃圾污染责任承担的经济学理论

2.3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4 污染防治责任的法理依据

3 政府关于电子垃圾污染防治的责任分析

3.1 政府关于电子垃圾污染防治的立法责任

3.2 政府关于电子垃圾污染转嫁控制的监管责任

3.3 政府关于电子垃圾污染控制的政策支持责任

3.4 政府关于电子垃圾污染风险防范的监管责任

4 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污染者的责任分析

4.1 生产者关于电子产品污染的环境责任

4.2 消费者关于电子产品合理消费与节俭消费的责任

4.3 经销商关于电子垃圾污染防治的补充责任

5 对我国电子垃圾污染防治责任的建议

5.1 对政府关于电子垃圾污染防治责任的建议

5.2 对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污染者责任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电子产业技术水平日益快速的不断升级和社会对电子类消费产品需求的不断更新和膨胀,电子产品被废弃和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随着各类家用电器和电脑、手机等办公和通信设备日益普及,尤其是这类高技术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速,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的电子产品将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报废高峰期。
  由于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化学元素,电子废弃物若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电子废弃物中含有铜、汞、金等贵金属,可资源化程度较高,电子垃圾再循环利用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目前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大量家用电器超期使用和废旧电器任意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正因为电子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电子垃圾污染问题想要得到根本的解决,首先要明确电子垃圾污染防治责任的法律主体有哪些,其次要明确各个法律主体的具体污染防治责任,最后还要明确污染防治责任的形式有哪些,具体应该怎样实行。本文正是本着这一原则对国内外电子垃圾的现状及相关责任加以综述分析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