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2010-2017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6h】

山东省2010-2017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1前言

1.1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

1.1.1布鲁氏菌病简介

1.1.2病原学

1.1.3发病机理

1.1.4流行特点

1.2诊断

1.2.1病原学诊断

1.2.2血清学诊断

1.2.3分子生物学诊断

1.3免疫接种

1.3.1弱毒活疫苗

1.3.2基因工程疫苗

1.4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资料来源

2.2样品采集

2.3样品处理

2.4试剂和仪器

2.5实验室检测

2.5.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2.5.2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5.3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2.6统计学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山东省人间布病疫情

3.1.1疫情概况

3.1.2地区分布

3.1.3性别、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3.2人间布病与畜间布病相关性

3.2.1某县级市人间布病疫情

3.2.2实验室检测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称马耳他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怀孕母畜流产、死胎,公畜发生睾丸炎等,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表现为波状热和慢性感染,给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类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危害。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主要发生在牛羊养殖国家和地区,而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主要发生在北部、西北及东北部省份,并有从内蒙、东北等牧区逐渐向南方扩散的趋势。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迅猛蔓延,同时山东省的某县级市近几年也是人间布鲁氏菌病的高发地。 本研究为了了解山东省2010-2017年畜间布鲁氏菌病和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疫情动态以及某县级市2013-2016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疫情流行情况。首先收集和整理了山东省和某县级市的布鲁氏菌病档案和疫情报告以及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数据,应用Excel2013软件对采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然后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的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追溯畜间布鲁氏菌病情况。根据山东省2010-2017年畜间布鲁氏菌病和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可以观察到除2013和2017年以外,山东省畜间布鲁氏菌病和人间布鲁氏菌病的走势一致,且2015-2017年的畜间布鲁氏菌病和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增幅都有所放缓,总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说明随着对布鲁氏菌研究的深入以及防控措施的加强和防控意识的增强,2015-2017年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初见成效,同时可以初步分析畜间布鲁氏菌病和人间布鲁氏菌病具有相关性。 为了进一步证明畜间布鲁氏菌病和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性,从山东省某县级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数较多的场中随机采集2300份羊血清样品并进行实验室检测。本实验首先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样品,再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品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到204份血清为阳性,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到166份血清为阳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1.4%。对于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不一致的样品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因此在检测布鲁氏菌时,多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得到的结果更有可信度。其次结合某县级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畜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高的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也会高,即畜间布鲁氏菌病与人间布鲁氏菌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为探究布鲁氏菌病疫情的流行规律、了解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效果,以及为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和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孙晓梅;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 学科 兽医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朱瑞良;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山东省; 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