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β和ε毒素融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6h】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α,β和ε毒素融合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符 号 说 明

1前言

1.1 产气荚膜梭菌简介

1.1.1 产气荚膜梭菌生物学特征

1.1.2 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机理

1.1.3 产气荚膜梭菌毒素研究进展

1.1.4 产气荚膜梭菌分型及相关疾病

1.2 产气荚膜梭菌重组疫苗

1.2.1 重组融合毒素蛋白

1.2.2 重组疫苗载体

1.3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概述

1.3.1 枯草芽孢杆菌概述

1.3.2 表达质粒

1.3.3 宿主菌株

1.3.4 枯草芽孢杆菌转化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及质粒

2.1.2 实验动物

2.1.3 试剂

2.1.4 仪器

2.1.5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

2.2 β毒素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及免疫原性分析

2.2.1 β毒素蛋白抗原表位预测

2.2.2 Cpb108-305毒素重组表达载体构建

2.2.3 Cpb108-305毒素蛋白及Cpb蛋白诱导表达

2.2.4 Cpb108-305毒素蛋白与Cpb蛋白免疫效果比较

2.3 产气荚膜梭菌Cpa-b-x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2.3.1 pHT43-Cpa-b-x质粒构建

2.3.2 重组产气荚膜梭菌Cpa-b-x基因PCR扩增

2.3.3 重组产气荚膜梭菌Cpa-b-x基因克隆及测序

2.3.4 pHT43-Cpa-b-x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2.3.5 枯草芽孢杆菌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2.3.6 Cpa-b-x融合蛋白的表达、鉴定及纯化

2.4 口服表达融合蛋白的枯草芽孢杆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

2.4.1 口服免疫

2.4.2 血清抗体lgG及肠道黏膜抗体slgA检测

2.4.3 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检测

2.4.4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测

2.4.5 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检测

2.4.6 攻毒保护及病理组织观察

2.4.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β毒素蛋白抗原表位预测结果及免疫原性分析

3.1.1 β毒素蛋白抗原表位预测结果

3.1.2 β毒素蛋白表达鉴定结果

3.1.3 免疫效果比较

3.2 Cpa-b-x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结果

3.2.1 枯草芽孢杆菌pHT43-Cpa-b-x阳性转化子的构建

3.2.2 Cpa-b-x融合蛋白的表达及鉴定

3.3 口服表达融合蛋白的枯草芽孢杆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结果

3.3.1 血清抗体lgG及肠道黏膜抗体slgA结果分析

3.3.2 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分析

3.3.3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分析结果

3.3.4 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分析

3.3.5 攻毒后免疫保护率

3.3.6 小鼠肠道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危害性较强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能够引起各种动物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以及人畜创伤性气性坏疽,由于其引起的部分疾病兼具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对畜牧养殖业具有极大的潜在威胁性.产气荚膜梭菌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其分泌的外毒素,而根据细菌产生的主要毒素α(Cpa),β(Cpb),ε(Etx),iota(Cpi),可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B、C、D、E5种毒素型,其中α、β和ε是最主要的致病毒素.在当前畜牧养殖业中,接种是最常用的预防措施,而此类疫苗主要由从产气荚膜梭菌培养物中获得的类毒素组成.与常规类毒素相比,重组疫苗具有针对性强、稳定性和安全性高以及商业空间大的特点,已经作为为一种更加具有前景的免疫接种方案而被广泛研究.此外,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外源蛋白表达宿主菌,有着人和动物作为益生菌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记录,显著的耐热性,其不论是用来高效表达外源蛋白还是作为口服疫苗或全细胞酶的载体,都展现出其他细菌无可比拟的优势,是研究较多、应用广泛的生物安全菌.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Cpa247-370能够赋予针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攻毒免疫力,而具有H106P突变的EtxH106P被认为是用于预防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动物疾病的最佳特异性疫苗候选物,而β毒素目前尚未有比较明确的研究证明其有效表位,本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对β毒素的有效表位进行了预测.对β毒素蛋白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性、氨基酸信号肽序列及切割位点进行预测,建立β毒素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在线服务器以5个连续残基为最低标准预测线性和不连续的抗原表位,标记β毒素蛋白优势抗原表位,筛选、截取并建立新蛋白三维空间结构模型.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pb108-305,经电转化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BL21,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对表达产物做出鉴定,结果显示在约24kda有明显条带.分3组进行小鼠免疫实验,每组分别口服BL21-pET28a-Cpb108-305菌液(0.2ml,1010CFU/ml)、BL21-Cpb菌液(0.2ml,1010CFU/ml)和PBS液(0.2ml),各组分别在免疫后的第0、7、14、21、28和35d取3只小鼠从尾静脉采集血液并分离血清,同时收集小鼠肠道灌洗液.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免疫小鼠的血清和肠道灌洗液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新蛋白Cpb108-305与β毒素蛋白之间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预测筛选的新蛋白Cpb108-305与β毒素蛋白的免疫效果基本相同. 基于已知可行的Cpa247-370和EtxH106P表位及预测的β毒素蛋白的有效抗原表位Cpb108-305,本研究近一步构建包含α、β和ε三种毒素蛋白保护性表位的融合蛋白,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构建原核表达系统.分别设计合成三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中分别扩增出Cpa247-370、Cpb108-305和Etx基因序列,通过SOE-PCR将第74位氨基酸(组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将ε毒素第118位氨基酸(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利用SOE-PCR将已扩增并突变完成的Cpa247-370、Cpb108-305和EtxH106P三段序列重组连接成一段新的融合序列Cpa247-370-Cpb108-305-EtxH106P(Cpa-b-x).将PCR扩增出来的Cpa-b-x基因片段连接到pHT43表达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HT43-Cpa-b-x,基因测序鉴定准确性.通过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提前制备好的枯草芽孢杆菌WB800N感受态细胞中,从LB平板(添加氯霉素抗性)上筛选出阳性转化子.诱导表达Cpa-b-x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做出鉴定,结果显示在约71.15kda附近有明显条带,成功表达了Cpa-b-x融合蛋白. 为了评价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我们进一步对融合蛋白进行多项免疫检测.随机将175只6周龄SPF小鼠分为5组,分别口服免疫同等剂量枯草芽孢杆菌pHT43-Cpa-b-x(Bs-pHT43-Cpa-b-x)、枯草芽孢杆菌pHT43(Bs-pHT43)、枯草芽孢杆菌(Bs)、Cpa-b-x纯化蛋白和PBS,并于初次免疫后第10-14d和24-28d加强免疫.分别于接种以后的第0、7、14、21、28、35、42、49d采集外周血和肠道灌洗液(每组3只),然后通过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抗体及肠道黏膜抗体效价、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MTT比色法测T淋巴细胞转化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与CD8+水平.第3次加强免疫后1一周,随机从每组选出10只小鼠腹腔注射10×LD50的B型产气荚膜梭菌,连续7d观察已攻毒小鼠的发病及死亡情况并及时记录,一周后进行肠道组织病理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口服免疫Bs-pHT43-Cpa-b-x后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免疫保护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组,此外,枯草芽孢杆菌一定程度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应答. 本研究通过对β毒素进行预测,成功筛选出与β毒素具有相似免疫效果的保护性表位,基于此构建出能够预防α、β和ε三种毒素的重组融合蛋白Cpa-b-x.研究证明Cpa-b-x蛋白能够有效提升机体的免疫防御,对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对机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调理作用,本研究为产气荚膜梭菌重组体研究更新了理论数据,为产气荚膜梭菌病口服重组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依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