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Pm21抗白粉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
【6h】

小麦Pm21抗白粉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

代理获取

摘要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菌引起的破坏性的叶部病害。小麦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有不同的生理小种。Pm21基因是中国学者发现的一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该基因位于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2n=2x=14,VV)6V染色体短臂,通过染色体添加、代换和易位转入普通小麦,它对中国现有的多数白粉病菌系或小种及120个欧洲生理小种具有抗病作用。本研究以小麦感病品种百农3217及其近等基因系(含Pm21)为材料,观察分析接种白粉菌15号生理小种后的显微差异,确定两个材料与白粉菌的互作特点;进行蛋白质组分析,寻找相关的抗病蛋白,分析抗病表达蛋白的调控机理;并针对其中一个可能的抗病相关蛋白--富脯氨酸蛋白(Prolinerichfamilyprotein,PRP),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功能的初步分析。
   本研究在小麦白粉菌抗病机制研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小麦抗病能力,实现抗病分子育种和小麦高产具有重要意义。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显微结果表明,接种后,植物叶片和白粉菌呈现显著不同的互作特点。接种初期(4h),两个材料中,白粉菌孢子萌发、生长无明显差异;接种12h,感病材料中,孢子附着处的叶片表皮细胞壁出现明显凹陷,白粉菌初生芽管较短;在抗病材料中,初生芽管比较长;接种48h,抗病材料表面,孢子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接种96h,感病材料叶片表面菌丝密布,抗病材料中,被侵染的细胞内表面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被侵染的细胞呈现细胞过敏性反应。
   2.利用双向电泳技术,以接菌6h,96h的叶片全蛋白和4h后的亲水蛋白、膜蛋白为材料,比较白粉菌侵染感病和抗病材料的蛋白质表达变化,分别获得51个,97个,45个和13个蛋白差异点;其中,蛋白表达差异达到2倍以上的共计104个。
   3.质谱分析得到49个蛋白点的结果。其中,有许多与光合作用和光呼吸有关的蛋白,例如Rubisco酶大亚基、小亚基、放氧复合体、叶片谷氨酰胺同工酶、质体谷氨酰胺合成同工酶、丝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β-1,3-葡聚糖苷酶前体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在抗病材料中均上调表达。另外,发现PRP蛋白、β-转化生长因子受体、BTB/POZ结构域、锌指结构域、NAC转录因子、钙调蛋白等上调表达,这些蛋白可能参与到抗病机制中。
   4.从小麦总RNA中扩增获得富脯氨酸蛋白TaPRP基因的cDNA序列,编码区为1137bp,编码378个氨基酸;农杆菌介导将TaPRP基因导入烟草,得到了转基因烟草株系3株;冷处理实验表明,转基因植物的电解质电导率显著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