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苹果树形的冠层结构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6h】

三种苹果树形的冠层结构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符号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1 引言

1.1 苹果树形的演化过程

1.2 影响树冠内光照分布的树体因素

1.3 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1.3.1 光对叶片发育的影响

1.3.2 光对茎、枝条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1.3.3 光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1.3.4 光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1.4 树形枝条生长状况对激素平衡的影响

1.5 整形修剪对果园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5.1 整形修剪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1.5.2 整形修剪对单果重的影响

1.5.3 整形修剪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1.5.4 整形修剪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1.5.5 整形修剪对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1.5.6 整形修剪对果实含酸量的影响

1.6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园概况

2.2 树形处理方法

2.2.1 树形种类

2.2.2 处理方法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田间观测调查

2.3.2 室内测试分析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树形树体结构及枝(梢)叶空间分布特点

3.1.1 不同树形的树体结构

3.1.2 不同树形的枝(梢)叶空间分布特点

3.2 不同树形的冠层分析

3.2.1 直射光透过系数

3.2.2 消光系数

3.2.3 其他冠层结构参数比较

3.3 不同树形对苹果冠层光照分布的影响

3.4 不同树形光照分布对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的影响

3.5 不同树形果实产量与品质的研究

3.5.1 不同树形对产量、单果重及果型指数的影响

3.5.2 不同树形果实着色情况

3.5.3 不同树形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3.6 冠层特征参数与品质的关系

3.7 不同形态枝条及叶片中激素含量

3.7.1 不同形态枝条中激素含量

3.7.2 不同形态枝条的叶片中激素含量

3.7.3 不同形态枝条及叶片中GA/ABA比值

3.7.4 不同树形枝条及叶片中IAA/GA比值

4 讨论

4.1 不同树形对苹果冠层结构及光照分布的影响

4.2 不同树形光照分布对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的影响

4.3 不同树形果实产量与品质的研究

4.4 不同形态枝条及叶片中激素含量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垂柳形、小冠疏层形和主干疏层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采用了田间观测和室内生理生化测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富士苹果三种不同树形的冠层结构、光照分布体系与果实产量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乔化密植果园改造、培养合理群体结构、改善果实品质,保持果园连续优质丰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果园常规管理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垂柳形苹果树枝类以短枝为主且全部下垂,短枝比例可达到86.6%;而主干疏层形修剪法仅进行枝组方位调整,骨干枝改造不彻底,光照条件虽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明显;小冠疏层形和主干疏层形短枝比例仅达到68.3%和59.3%。
   2.垂柳形树冠内膛直接辐射透过系数和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均较大,分别达到0.18和0.16;相比之下,小冠疏层形与主干疏层形直接辐射透过系数和散射辐射透过系数明显偏低,与垂柳形差异显著。垂柳形冠层消光系数最低时只有0.675,使得中下部叶片可得到较好的光照,有利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而小冠疏层形和主干疏层形的消光系数最低为0.848和0.830,对冠层中下部的光照强度影响很大,导致冠层中下部光照不足。垂柳形果树的叶面积指数也显著低于小冠疏层形与主干疏层形。
   3.三种树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有明显的规律性,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并且各层次间差异显著;同一层次内相对光照强度从内膛到外围逐渐增大,但差异不显著。低效光区占其树冠体积的比例:垂柳形为13.89%、小冠疏层形为14.44%、主干疏层形为21.67%。
   4.不同树形的苹果树,产量和果实的品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垂柳形苹果树的亩产量、果实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固酸比和糖酸比高于小冠疏层形,明显高于主干疏层形;硬度、果实含水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则呈相反趋势;果型指数差异不明显。平均单果重和80以上果比例呈现出垂柳形优于主干疏层形优于小冠疏层形的趋势。
   5.对于不同生长形态枝条来说,植物激素在枝条及叶片中含量不同。生长素(IAA)、玉米素(ZR)和赤霉素(GA)的含量呈现出下垂枝>水平枝>直立枝的趋势,而脱落酸(ABA)的含量恰恰相反。植物激素的含量与分布,对枝条生长形态影响重大。
   综上所述,垂柳形苹果树的光照分布体系、果园产量和果实品质均优于小冠疏层形和主干疏层形。综合分析所得数据,45%~80%的相对光照强度是实现优质的最适光照取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