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6h】

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思路和内容

1.4研究主要创新及特色

1.5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实践借鉴

2.1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国内外旅游环境税收的实践借鉴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相关概念界定及有关说明

3.2环境税收及旅游环境相关理论基础

第四章 旅游业的经济地位及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4.1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4.2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4.3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4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机理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税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应影响分析

5.1环境税对旅游经济效应影响分析

5.2环境税对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分析

5.3环境税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应的调控与改善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境税的经济环境效应实证分析——以泰山风景区为例

6.1泰山风景区基本概况

6.2泰山风景区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效益分析

6.3泰山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6.4环境税对泰山风景区旅游经济环境效应的调控与改善

6.5小结

第七章 我国旅游环境税的构建及对策建议

7.1我国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原则

7.2我国旅游环境税的构建

7.3我国旅游环境税实施的对策建议

7.4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研究结论

8.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世界各国关于发展问题的共识越来越清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给民众的经济利益已不再是人们对生活的唯一奢望,在经济支撑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品位。而外出旅游恰恰是人们高层次需求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也证实了这一点。一方面各地旅游开发与规划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林地践踏、物种减少等生态失衡现象日益严重,旅游规模的扩大与生态环境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一对突出矛盾,生态环境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担负着双重责任,既是旅游产品生产所依赖的源泉,又是旅游消费的废物容纳器,面对双重压力,生态环境危机越来越影响甚至阻碍旅游经济的发展。 在环境税出台的呼声中,在费改税的改革浪潮中,如何从经济角度更好地补偿生态环境效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旅游业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忧虑,尤其是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及生态环境影响,着眼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税对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二者的关系协调,探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税调节机制,既有理论上的拓展,又有实践上必要。 税收作为一种利润调节机制,环境税是一种经济环境手段,其本质是调节经济和环境效益,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也被广泛认可,尤其在发达国家。为了调节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关系,西方一些国家已经进行了许多有关环境税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验证。面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对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消耗和改变,本研究探讨了环境税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关系调节的理论机制,丰富与扩展环境税的理论内涵和影响范围;并且将旅游生态环境这项公共物品纳入旅游经济效益评估体系,进一步探讨旅游业发展在经济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影响以及这两个子系统之间矛盾调解的实现机制。 旅游业是世界性的产业,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和日益增长旅游客源市场,中国的旅游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薄弱且旅游环境容量也非常有限,如何在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下实现旅游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永续利用是我国中长期规划中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和要求。通过对环境税收的宏观考察和微观研究,本项研究就环境税这一新兴的环境规制工具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就其应用模式提出相应建议;并结合本国国情有条件地选择和借鉴其他国家在旅游环境税收方面的成功经验,给出在环境税收体制改革、环境税的设计以及环境效应评估等方面的参考和借鉴;从环境税的角度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政策性建议。 本研究从理论研究、调控机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定性定量、比较分析、动态模拟、系统动力学、实证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旅游环境税征收的理论框架与实现机制。从对旅游业发展带给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分别影响效应入手,到引入环境税后两大系统效益重新评估,明析环境税这一杠杆对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益的调节作用,从而寻找调节二者矛盾的有效可行之途径,获得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为我国旅游业环境税的征收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思路,也有助于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税收及旅游环境相关理论分析。主要梳理了环境税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补偿理论、外部性理论、庇古税理论。基于这些理论,环境税得以产生并被发展运用;由于双红利理论的支撑,环境税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环境税在旅游业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这些理论为旅游环境税的提出和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二、国外推行环境税的概况与模式探讨。主要介绍和探讨了西方发达国家旅游税目的实施状况,并对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爱尔兰、芬兰等北美西欧国家在实施环境税方面的政策进行介绍和总结,对其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得出结论:旅游环境税的实施对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环境税政策体系的完善,全民素质及环保意识的培养等方面都值得推广和学习。我国旅游业的环境税收几乎处于空白,但对生态环境的未来充满憧憬,对环境税的出台充满期望,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 第三、旅游业的经济地位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分析了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及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这两大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重点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利用旅游乘数理论分析了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度及社会经济制度对旅游乘数效应的影响;定量衡量了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的良性互动与矛盾冲突分析入手,探讨了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这两大系统之间矛盾的原因所在,最后总结出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但是,旅游业是经济贡献大而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行业,调节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矛盾的经济手段是环境税收。 第四、环境税对旅游经济与环境效应影响分析。首先利用旅游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对环境税征收前后的旅游宏观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用成本收益核算方法分析微观层面环境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得出环境税征收在短期内会减少经济效益的增长;由于征收环境税而增加了对环境保护投入,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及对环境的保护会改善环境效益,以巴特勒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环境税征收平衡环境效益的机理进行探讨和效果模拟;利用环境税的双红利效应,探讨环境税调整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原理,模拟环境税对这两大系统的调控与改善。 第五、实证分析。从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等方面考虑,选区典型景区——泰山风景区进行实证研究。设计三种征税方案,比较环境税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环境税征收对环境效益的改善,模拟环境税对经济及生态环境这两大系统的调控,得出结论:环境税在短期内使经济效益增速放缓,环境效益提升,从长远看来,能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我国旅游环境税的构建思路及实施的对策建议。首先从理论角度总结了基于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我国旅游环境税实施的原则与思路;在借鉴国外环境税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理顺和构建旅游环境税体系,明确指出我国旅游环境税的实施路径,并从引入基础、实施依据、实施保障、实施渠道、加强旅游业绿色管理等角度提出我国环境税实施的相关建议。 本文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环境税这个新生事物纳入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探讨其分别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这两大系统的作用与影响,从理论上探讨对这两大系统的调控机理,并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环境税是调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矛盾的有力手段,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 本文共包括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综述与实践借鉴,一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述评,另一方面对国外推行环境税的现状及模式进行总结,为我国引入和出台环境税提供实证经验;第三章对环境税及旅游环境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奠定旅游环境税产生的理论根基;第四章分析了旅游业的经济地位以及与旅游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五章引入环境税分别对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生态环境效益影响分析,以及对二者的调控模拟;第六章以泰山风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七章为我国旅游环境税的构建和实施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