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境分析”与中国美术史撰述
【6h】

“情境分析”与中国美术史撰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中国美术史撰述情境的缺失

第一节中国美术史著述的发展演变

一中国古代美术史撰述

二近现代中国美术史撰述

第二节中国现代美术史撰述的特点

一用规律把握美术史

二艺术反映时代

第二章 "情境分析"理论梳理

第一节"情境分析"概念的出现

一波普尔的反历史决定论

二"情境分析"的理论内涵

三波普尔"情境分析法"的价值

第二节"情境分析"理论的发展

一贡布里希:艺术问题史

二 巴克森德尔:"重演的三角模式"

三哈斯克尔:艺术风格与赞助环境

第三节"情境分析"对艺术史撰述的价值

第三章 "情境分析"方法与中国美术史撰述

第一节中国美术史撰述的现代史学背景

第二节中国美术史撰述中的"情境分析"

一"情境分析"在中国美术史撰述中的出现

二海外学者运用"情境分析"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

三近年来中国美术史撰述新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研究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中国美术史研究受到西方史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影响,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中国美术史的撰述多以通史的面貌出现,这种著述方式能够满足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需求。美术通史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美术发展的整体线索,但在理论上受到黑格尔的历史进化论、历史决定论等观念影响。反映在美术通史教材中,美术现象与社会历史被认为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唐代美术是中国美术史的鼎盛时期,元明清美术则如同封建社会的衰落一样,美术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按照时代精神决定艺术面貌的理论,美术现象与社会背景之间的真实联系被抽象的规律取代,美术史明显处于附庸的地位。 本文重点梳理了西方“情境分析”的艺术史研究方法。“情境分析”这一概念最早由波普尔作为“历史决定论”的替代理论提出,后经贡布罩希的继承发展而成功运用到艺术史研究中。 历史决定论(historicism)是指认为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因果制约性的哲学观点。历史决定论强调事物发展的预测性,肯定事物以及事物之间具有因果制约作用,肯定事物的发展受到必然性的限定。如黑格尔认为精神是一切现象发展变化的根源,事物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精神从抽象向具体不断演进的过程。黑格尔强调艺术的发展取决于精神的演变。波普尔和贡布里希都反对这种观点。波普尔否认存在客观的历史规律,否认有什么不可更改的历史发展趋势。他认为历史过程中充满偶然性。贡布里希用“名利场”解释各种艺术风格的发展和消失,为艺术发展找到更加客观实际的原由。 “情境分析”方法力求阐明个人与其情境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情境中的诸种因素是如何促成个人创作的具体性与独特性。在贡布里希看来,一种美术风格的产生、发展、转变的原因往往存在于看似不起眼的客观事实中,而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境在黑格尔那里却用时代精神或民族精神来替代,其答案早已在理论构架中预先设定,而真正引人深究的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及原因却较少述及,这种学术上的专断和机械是值得反思的。 20世纪,带有决定论色彩的西方艺术史观念传入中国,在中国现代史学发展背景中,中国美术史撰述也呈现出这种特征。如李浴的《中国美术史纲》运用“美术史=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矛盾斗争而最终胜利的历史”这一原则对中国美术史进行重新评判,历史的偶然性全部要服从规律的安排,甚至不符合理论的现象也要强加附会,不给偶然性留任何可生长的空间。 中国美术史学在国际多元文化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中国美术史撰述中具有“情境分析”理论特征的艺术史家滕固、李铸晋、高居翰、方闻等学者突破传统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对诸多问题和现象提供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论证,中国美术史出现了新的撰述面貌。如美国学者巫鸿受贡布里希“情境分析”方法的启示,提出“原境”的方法,在对西汉帛画《马王堆的再思》的分析中重读了汉代人的“幸福观”,即死者最安全的地方是他的坟墓,正如家是生者最安全的地方一样。国内学者如洪再新的美术史研究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重视对文化情境和偶然性因素的分析,在洪再新笔下,董其昌不再是李浴撰述中画道衰落的罪人,而是中国书法绘画史上的一代宗师。尽量运用史籍,还原当时的文化情境,以当时情境的视角去探讨和理解美术现象与风格演变,是当下中国美术史研究和撰述表现出的特征。 历史从本质上讲是人的历史,其中有故事、有经历,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展示方法。为了挖掘研究层次中的深度,改变美术史的附庸地位,重视文化情境分析,带着问题研究更符合史学的真实面貌。研究中国美术史需要怀疑精神,怀疑精神中有一种批判意识,批判美术史撰述中的历史决定论。没有问题的美术史只是史实和现象的记录,问题的美术史有利于消除过去时代教材美术史的权术和教条的阴影。由此,中国美术史撰述需要一种问题意识,在对问题的追问中深化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在情境中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史实考证和价值判断的统一,这才是美术史研究的本质所在。 “情境分析”的方法弥补了传统美术史研究中的不足,对丰富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改变了精神决定论的生硬结论有深刻的意义,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由此呈现出更加深入、客观和丰富的局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