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研究及穴位贴敷临床疗效观察
【6h】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研究及穴位贴敷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文献研究

1文献分析

1.1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2研究目的

1.3研究对象

1.4研究方法

2.1目的

2.2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3中医外治取穴规律的分析

3.1目的

3.2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4总结

4.1本次研究的意义

4.2研究结果分析

4.3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4.4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发展前景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1.1病例选择标准

2.2分组方法

2.3干预方法

2.4观察指标

3研究结果

3.1两组入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总疗效情况比较

3.3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3.4安全性检测

3.5不良反应分析

4讨论分析

4.1选穴机理分析

4.2组方机理分析

4.3结果讨论

4.4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近20年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检索近20年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有关的文献,并统计、研究,探索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用药及十四正经取穴基本规律。选取文献分析结果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外用药物和腧穴联合口服缬沙坦胶囊作为实验组,与单纯口服缬沙坦胶囊进行对照研究,对降压疗效及临床症候改善情况进行对比,为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1998年~2017年间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资料。通过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提取所选文献的基本信息,统计中医外治法的种类,总结临床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将含有具体药物及十四正经取穴的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并探索其外用药物及正经取穴规律;选择文献研究中使用次数较高的外用药物及腧穴,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比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及临床症候改善方面的疗效。 结果:在初期筛选的308篇论文里进行二次筛查,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共计284篇。涉及中药外用的文献共102篇,涉及中药种类共计83种,用药总频次454次。温里药应用次数最多,共92次,占20.3%;涉及十四正经腧穴的文献共262篇,应用十四正经腧穴共79个,穴位使用总频次为1067次;应用频次前四位者的腧穴分别为太冲118次、曲池99次、足三里80次、涌泉68次。 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口服缬沙坦胶囊在降压效果和临床症候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缬沙坦胶囊。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外治法对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疗效;现有相关文献所用研究方法质量相对不高,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仍需设计严谨性更高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验证。中药外用治疗高血压病以温里药为主,十四正经取穴以调理肝气为主要原则;中药贴敷及腧穴刺激治疗高血压病的特点为治疗效果确切和不良反应少。中药贴敷联合口服缬沙坦在降压效果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较单纯口服缬沙坦对比,前者能发挥着更大的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