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治理对其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
【6h】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治理对其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 绪论

0.1 选题的依据和背景

0.2 研究目的

0.3 理论意义

0.4 实际意义

0.5 研究方法

0.6 创新点

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解构

1.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

1.2 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因素

1.2.1 银行外部因素

1.2.2 银行内部治理

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测度

1.3.1 公司财务风险角度

1.3.2 标准的骆驼评价体系

1.3.3 不同种类风险的计量指标

2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解构

2.1 董事会治理理论分析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董事会职能分化理论

2.1.3 博弈论

2.1.4 期望理论

2.2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对其风险管理水平影响的文献综述

2.2.1 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特征对其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

2.2.2 商业银行董事会素质特征对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

2.2.3 商业银行董事会稳定性特征对其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

2.2.4 商业银行董事会激励特征对其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

2.2.5 商业银行董事会行为特征对其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

3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对其风险管理水平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3.1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3.2 商业银董事会治理对其风险管理影晌的传导机制

3.3 商业银行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责任

4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评价模型

4.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4.2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研究设计与分析

4.2.1 风险因子的选取

4.2.2 因子分析模型的构建

4.2.3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分析

5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对其风险管理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变量选取及定义

5.2.2 模型的构建

5.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回归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欧债危机使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受到全世界的瞩目。2010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推出《强化银行公司治理指导原则》,指出完善的公司治理来自于董事会的履职尽责。同年11月,出台《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银行的资本要求,强化了风险管理。2011年,中国银监会推出《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提高了银行业审慎监管标准,强化了对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2013年,进一步推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强调了商业银行董事的任职资格和风险管理责任。从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可以看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董事会治理对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同时,目前关于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对其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对于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文首先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的特点,选取12个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一个综合得分代表风险管理水平。其次根据董事会治理的特点,从结构特征、素质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行为特征五个方面,对董事会治理特征进行解构,选取了18个指标,作为本文的解释变量;再次,一些变量与董事会治理无关,但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干扰,本文把他们(共计8个指标)设置成控制变量,剔除掉它们对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最后,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上文整理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本文的结论是:2008-2010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呈上升趋势;董事会结构特征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风险管理水平就越高;董事会素质特征中,适当增加董事年龄和受教育水平能够显著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董事会稳定性特征中,适当降低董事平均任期和保持年度内董事长不变更能够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董事会激励特征中,适当增加独立董事津贴和赋予董事期权,能够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董事会行为特征中,董事会的履职,能够显著改善风险管理水平。控制银行规模在五个模型中都通过10%显著水平下的检验,但是银行规模越大,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反而越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