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翻译——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英译本
【6h】

用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翻译——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英译本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PART ONE Introduction

1.1 Plowing Translation Field With Nida's Theory

1.2 Growing the Seeds of Legal Documents

1.3 Reaping the Fruits of Translation Products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4.1 Structure

1.4.2 Making a Wish for Translation

PART TWO Translation in General and Translation in Particular as Well as Nida's DE Theory

2.1 The Reason for Translation

2.2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2.3 Four Levels of Translation

2.4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2.4.1 Being Science Has Been Criticized to Be Unscientific

2.4.2 Translatability

2.4.3 Science or Sensitivity

2.5 Methodology:

2.6 Nida's Theory on Translation

2.6.1 Not Causing Any Misunderstanding: A Priority in Translation

2.6.2 Clarity in Understanding the Source Text: The Key to Successful Translating Into the Receptor Language

2.6.3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2.6.4 Evaluation of Promising Translators

PART THREE A Brief Picture of Legal English

3.1 In Terms of Syntax

3.2 In Terms of the Rhetoric

3.3 The Application of Adjustment When Deciphering the Graphology of Legal English

3.3.1 The Legitimate Existence for Adjustment

3.3.2 Adjustment and Equivalence

3.3.3 Adjustment and Multi-purposes

3.4 The Legal English Lexicon

3.5 Outstanding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PART FOUR DE Theory and PLPRC

4.1 Nida's DE Theory

4.1.1 A Rough Picture of Dynamic Theory

4.1.2 Addition

4.1.3 Deletion

4.1.4 Permutation

4.1.5 Replacement

4.2 Formal Equivalence

PART FIVE Misfit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PLPRC

5.1 Being Vague

5.1.1 Non-defined Elements

5.1.2 Literal Translation

5.1.3 Improper ordering

5.1.4. The Unauthentic Way of Expression

5.1.5 The Abuse of Certain Phrases

PART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One

Appendix Two

Acknowledgements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英译文本的剖析,初步探讨了法律文本汉译英的特点.由点及面,在探讨过程中成功的运用了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与此同时,笔者还结合了“功能对等”翻译实践,就法律文本翻译中所运用的翻译理论原则,进行详尽地剖析与对比. 在研究方法上,笔者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在1984、 1992及2000年的几个版本加以对比与分析,得出了这样的认识与感悟:新的版本在对中英文本的语言、文体及表达习惯上的把握愈加成熟和到位,无论是从功能对等还是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来看,都有着全方位的体现和展示。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引言。在这一部分里,笔者通过对翻译理论的演绎历程、法律英语的文体特性及前者应用于后者的可行性上进行了探讨。 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翻译的定义及其翻译理论的一些视角.在这一部分里,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也将在这一部分里给与引出和诠释。在翻译视角这一部分的介绍中,笔者将翻译的定义和翻译理论的诸多概念一并提出,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批判和看法,这样,在对待奈达的翻译理论上,理解和认识会更加到位。 第三部分介绍法律英语的风格特点.同时也把专利法的特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进行初步的介绍;在这一部分中,重点是介绍法律英语的文体特色,从而在结合奈达的翻译理论时容易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部分将把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运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英译本的具体条款中;把英译文条款中所运用到的翻译理论进行一一剖析。与此同时,也结合了法律文本的一般翻译特点。由理论到实践,细致而全面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部分条款进行研究分析。 第五部分是结合奈达的翻译理论和自己的翻译实践得出的体会与认识,总结了专利法英译本中的几点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大部分汉译英文本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和典型的案例。 最后一部分是本论文所得出的结论。主要是总结出几点法律文本汉英翻译的一般规律及翻译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