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芋茎尖培养去病毒研究
【6h】

芋茎尖培养去病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致谢

前言

1芋的生产栽培现状和营养价值

2芋病毒病及脱毒研究进展.

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芋病毒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及病原鉴定

1材料与方法

1.1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1.2病原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2.2病原鉴定

3讨论

第二章芋茎尖培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催芽方式的效果

2.2灭菌时间与污染率的关系

2.3不同因素对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2.4不同培养基对茎尖分化的影响

2.5不同增殖方式和不同培养基对芋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2.6高温处理及二次取茎尖

2.7脱毒效果鉴定

2.8蔗糖浓度对球茎生长的影响

2.9不同因素对芋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2.10移栽

3讨论

第三章脱毒苗大田栽培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苗生长状况比较

2.2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2.3产量比较

2.4品质分析

3讨论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缩略词表

图版说明

图版

展开▼

摘要

芋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由于长期利用球茎进行营养繁殖,芋病毒病大量发生,导致产量品质下降。本论文对莱阳地区芋病毒病的发病率,及症状进行了调查,通过热处理和两次切取小于0.3mm的茎尖进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脱毒快繁。脱毒苗进行了一年大田种植,比较了脱毒苗和普通苗的产量和品质,结果如下:  1.莱阳地区的芋普遍受到病毒病侵染,主要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羽状花叶,另一种是叶片上出现不规则黄化斑块。通过指示植物鉴定发现,感染芋的病毒可以侵染天南星科指示植物半夏。病叶超薄切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了一种弹状病毒。综合分析,莱阳毛芋可能受到了芋花叶病毒和芋瘦小病毒的侵染。  2.莱阳毛芋茎尖培养发现:2000±5001x光照培养、培养基附加6g/L的琼脂利于茎尖成活,最利于芋茎尖成活的培养基是:MS+BA2.0mg/L+IBA0.1mg/L。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BA2.0mg/L或MS+BA3.0mg/L。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2.0mg/L+NAA0.1mg/L或MS+BA3.0mg/L+NAA0.1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附加30g/L白糖和1g/L活性炭的1/2MS培养基。  3.茎尖培养苗经指示植物和电镜鉴定发现可脱除病毒。大田种植试验表明,组培苗长势明显好与普通苗,长势旺,病虫害少,生长期长。当年采收子芋品质分析发现,脱毒苗所产子芋水份、淀粉含量高于、蛋白质含量低于普通苗所产子芋。

著录项

  • 作者

    王红梅;

  •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

    莱阳农学院;

  • 授予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
  • 学科 果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富;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芋;育种方法、技术;
  • 关键词

    芋; 病毒病; 茎尖培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