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脑保护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Meta分析
【6h】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脑保护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系统评价的技术路线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 临床试验收集方法

4 原始文献的筛选方法

5 文献的质量评价

6 资料提取

7 资料分析

结果

1 检索结果

2 纳入研究的特点

3 测量指标

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5 Meta分析结果

6 发表偏移的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使用脑保护装置(EPD)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以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手工检索作为补充,收集2000年-2013年已公开发表的有关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及应用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文献的质量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结果:通过对上述数据库的全面检索、仔细筛选,最后纳入6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共计3770例患者,其中CEA组1873例,CAS组1897例,搜集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1) CEA组与CAS+EPD组术后30d脑卒中风险的OR值为0.55(0.38,0.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CEA组与CAS+EPD组术后30d脑卒中或死亡联合风险的OR值为0.59(0.43,0.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 CEA组与CAS+EPD组术后30d颅神经损伤风险的OR值为11.34(5.60,23.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4) CEA组与CAS+EPD组术后30d心肌梗死风险的OR值为2.18(1.28,3.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除脑神经损伤、心肌梗死发生率较低外,CAS+EPD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面未显示优于CEA。说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CEA仍然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CAS+EPD尚不能取代CEA的“金标准”地位。正在进行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可能会为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更佳的循证医学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