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预防鼻内镜术后疼痛的效果比较
【6h】

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预防鼻内镜术后疼痛的效果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分析

5.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对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麻醉前分别使用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就苏醒期疼痛和躁动进行观察对比,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F组诱导前15分钟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P组诱导前15分钟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诱导前15分钟静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持续时间),入室(T1),插管1Min(T2),插管5Min(T3)术毕(T4),拔管后5Min(T5),拔管后30Min(T6),拔管后1h(T7),拔管后2h(T8),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睁眼时长(停药~呼唤睁眼),拔管时长(停药~拔出气管导管),术后T5,T6,T7,T8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躁动分级(RASS),不良反应发生率。T1,T4时刻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
  结果:1.三组一般情况(年龄,体重,手术时长,睁眼时长,拔管时长)无显著性差异。2.T1时点三组间MAP和HR没有显著差异。T5~T8各时点,与C组相比,F组和P组的MAP和HR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相比,P组各时点,MAP和H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VAS比较:T5~T8各时点,与C组比较,F组和P组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P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RASS比较:与C组比较,F组和P组各时点RASS分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P组没有显著差异。5.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显著高于F组和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P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6.三组测得的PGE2指标:T1时点血浆PGE2水平,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4时点PGE2水平,C组最高,F组居中,P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C组T4比T1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T4比T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4比T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在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或帕瑞昔布钠,可以缓解术后疼痛,抑制术后躁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氟比洛芬酯(1mg/kg)和帕瑞昔布钠(40mg)效果相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