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YM与DXM联合90Sr治疗小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分析
【6h】

PYM与DXM联合90Sr治疗小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简表

摘要

正文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评判标准

结果

1 局部效果

2 临床疗效

3 治疗次数及剂量

4 不良反应

讨论

1 血管瘤的病因及其分型

2 治疗机制及特点

3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同位素治疗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特点

4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同位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5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同位素治疗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注意事项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血管瘤(Hemangioma)是一种小儿最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大多数为出生后几周内出现,多发生于皮肤、黏膜。其中混合性血管瘤主要生长在颌面部,具有很大的侵犯性,严重影响面部功能和美观。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激素注射治疗、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同位素敷贴治疗以及激光治疗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治疗手段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把PYM(平阳霉素)与DXM(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和同位素90Sr敷贴治疗联合起来对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寻求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小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的方法。
   方法:选择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间到我院儿科就诊的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患儿1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0,男女比例为1∶1.25。就诊年龄:1岁以下15例,1-3岁2例,3-6岁1例。表面毛细血管瘤部分为红斑痣的11例,为草莓状血管瘤的7例。采用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和90Sr敷贴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并通过随访评估疗效。
   结果: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后,注射局部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肿胀、疼痛。一般注射10-15天后柔软的瘤体变韧,血管瘤体积缩小。经同位素90Sr敷贴治疗一周左右之后皮层毛细血管瘤瘤体表面出现脱屑。脱屑完成后瘤体颜色变浅。临床疗效:18例患儿治愈12例(66.7%),基本治愈5例(27.8%),有效1例(5.5%),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有4例患儿在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7.8℃,48小时内症状消失。其他不良反应包括1例瘤体表面水泡破溃,2例出现色素沉着,1例瘤内注射后出现皮疹。
   结论: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瘤内注射与同位素90Sr敷贴联合治疗小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它不会改变颌面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了深部的海绵状血管瘤,同位素敷贴治疗解决了表层毛细血管瘤的问题。地塞米松除了对血管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外,还减少了平阳霉素注射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瘤内注射与同位素90Sr敷贴联合治疗小儿颌面部混合性血管瘤疗效确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