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及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6h】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及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综述

个人简历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DSC)在星形细胞瘤分级及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术前肿瘤的准确定性及精确分级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为脑肿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1例、高级别胶质瘤14例,脑膜瘤7例,转移瘤8例)患者术前分别行常规MR、DSC及常规T1增强扫描,获得灌注伪彩图及曲线图,测量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区最大灌注区的rCBV值,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所测数值进行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并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曲线特点;测量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三种肿瘤实质最大灌注区的rCBV值,并将所测数值进行多个样本的Kruskal-Wallis 检验,并应用用Bonferroni 法进行两两间的比较;测量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瘤周水肿区的最大rCBV值,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分析三种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曲线特点。
   结果:(1)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灌注曲线与伪彩图像特点有明显差异: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肿瘤实质区最大灌注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 (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相比)分别为1.912±1.774、4.593±2.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5);低、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最大灌注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分别为0.461±0.375、0.740±0.21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208,P<0.05);(2)低级别胶质瘤实质最大灌注区信号曲线下降幅度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相近或略高,瘤周水肿最大灌注区大多低于对侧正常脑白质;高级别胶质瘤实质最大灌注区曲线下降幅度大多高于或接近对侧正常脑灰质,瘤周水肿最大灌注区多高于对侧正常脑白质。(3)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及转移瘤的肿瘤实质区的最大rCBV值(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相比)分别是4.593±2.147、9.484±2.634、5.331±2.320;其中脑膜瘤与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00、0.002);而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4)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瘤周水肿区的最大rCBV值分别为0.740±0.218、0.267±0.185,二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086,P=0.000)(5)脑膜瘤属轴外肿瘤,脑血流灌注呈明显高灌注,时间-信号曲线特点为负性增强曲线降支与升支明显不对称,二者交角增大,对比剂首过后不能回复到基线水平。
   结论:DSC 灌注技术可反映肿瘤实质及瘤周水肿区的血流微循环及分布情况,对胶质瘤的术前分级及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