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户视角下关中新型乡村社区生产空间重构策略研究——以高陵县东樊社区规划为例
【6h】

农户视角下关中新型乡村社区生产空间重构策略研究——以高陵县东樊社区规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范围及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实践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乡村社区生产空间演变

3.1 新中国成立前

3.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3.3 改革开放初期

3.4 市场经济体系引入以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角度对乡村社区生产空间的透视

4.1 乡村社区生产及空间的同构性探析

4.2 农户生产与需求现状调研及分析

4.3 农户生产空间趋势与需求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乡村社区生产空间重构策略

5.1 重构的目标

5.2 重构的策略

5.3 案例分析——东樊社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新“四化”建设的影响下乡村地域的工业、现代农业基本上是向园区集中,使得区域内生产空间大规模重构,但其发展模式由村镇主导演进为城市为主导,所以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乡村原来的产业发展空间;快速城镇化带来乡村居民点的重组,但缺乏对重组居民点内农户持续生计可持续发展和转型的关注,无法吸引农户在本地就业,导致新型乡村社区农户增收困难、空心化及城乡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关中地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区,因此即使其乡村社区的发展模式多样,处于基本农田区的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乡村社区仍占主导地位,研究对象这部分乡村社区的生产空间重构十分必要。
  本文将研究范围锁定于关中地区基本农田区的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乡村社区的生产空间重构,主要研究怎样在此类型的新型乡村社区,为农户经营附加值高的产业提供可能性空间从而增加其收入。本文首先通过考察关中乡村社会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历史变革,从宏观层面揭示关中乡村社区的生产空间呈螺旋式发展的演变历程为:“低水平分散结构—集体结构—密集分散结构—适度集中与分散并存结构”;然后从农户经营的微观角度入手,通过实际调研及投入产出比分析得出农户趋向选择投入产出比高的副业如农家乐等,其对生产空间的需求趋势可概括为庭院与储藏空间缩减,居住与养殖空间分离,经营空间拓展等;最后笔者根据前文理论与调研的成果,提出响应农户经营需求的生产空间重构策略,尽量做到促进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及转型,并通过东樊社区的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目前社区生产空间研究中从微观农户层面和地域特征方面的的研究略显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恰好在这两方面进行了一些补充,为产业与乡村社区发展与规划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即农户经营视角,力求通过一些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