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省乌兰地区肯得隆富钛铁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岩石与矿石成因
【6h】

青海省乌兰地区肯得隆富钛铁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岩石与矿石成因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依据

1.2钛铁矿矿床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三章 岩体特征

3.1岩体地质特征

3.2岩相学特征

3.3造岩矿物晶体化学特征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4.1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岩石成因

5.1岩体锆石U-Pb年龄

5.2热液蚀变

5.3同化混染作用

5.4分离结晶作用

5.5矿物结晶温度

5.6原生岩浆与岩浆源区

第六章 钛铁矿矿石特征与成因

6.1矿相学特征

6.2矿石矿物晶体化学特征

6.3钛铁矿矿石的成因

结 论

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肯得隆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欧龙布鲁克微陆块中。岩体为半隐伏岩体,地表零星出露。岩体岩石类型丰富,有蛇纹岩、单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橄榄单辉岩、橄榄苏长辉长岩、橄榄角闪辉长岩、角闪辉长岩、蚀变含长辉石岩、蚀变辉长岩、斜长岩。辉长岩、辉石岩中见稀疏浸染状、星点浸染状钛铁矿,钛铁矿含量以5%~10%为主,个别含量可达10%~20%,钛铁矿具海绵陨铁结构,属岩浆晚期矿化;另见热液期形成的细脉状黄铜矿、黄铁矿。岩体岩石的化学组成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各岩性稀土元素配分形式基本一致,均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微量元素相对于原始地幔表现富集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程度大于高场强元素。岩体中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91±3Ma(MSWD=0.7)。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并受到了地壳混染。肯得隆岩体的原生岩浆为普通的玄武质岩浆,岩浆源自低度亏损地幔。对比斜长杂岩体和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钛铁矿的形成条件,得出岩浆中Ti、Fe含量是控制钛铁矿形成的主要因素,而氧逸度则主要影响Ti、Fe在岩浆中的富集程度以及磁铁矿的形成。钛铁矿的富集机制是:岩浆经历了相对高度的分异演化而最终达到钛铁矿富集成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