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波地区乡土文化为特征的民宿建筑初探
【6h】

宁波地区乡土文化为特征的民宿建筑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4研究框架

2 民宿的概述

2.1民宿的发展溯源

2.2民宿的概念界定

2.3我国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

3 游客投宿乡村民宿的行为分析

3.1行为的产生

3.2行为环境

3.3个人动机

4 宁波乡村民宿发展现状

4.1区位分析

4.2发展概况

4.3总体分布

4.4客房数量

4.5民宿类型

4.6经营模式

4.7相关规范

5 宁波乡村民宿调研分析

5.1场地环境

5.2规模与面积

5.3总体布局

5.4建筑功能

5.5空间组织方式

5.6建筑造型

5.7室内空间

5.8院落布置

5.9建筑装饰

5.10体验活动

6 宁波乡村民宿与其它地区民宿比较研究

6.1世界各地的民宿概述

6.2台湾民宿的发展历程

6.3台湾民宿的主要特征

6.4与台湾民宿的差异

6.5引起差异的因素

6.6思考

7 宁波乡村民宿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1存在的问题

7.2建议

8 总结与展望

8.1总结

8.2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一 宁波特色客栈(民宿)等级划分规范评分项目

附录二《浙江省民宿(农家乐)治安消防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三 宁波乡村民宿信息样本

附录四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奖项荣誉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民宿由国外传入大陆农村,并被认为是传统农家乐的升级版。近年来,尤其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农村,民宿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今后乡村旅游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一些乡村民宿盲目发展,正不断破坏着乡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基。本研究试图探寻乡村民宿的本质,构建合理的设计理念,引导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以宁波地区乡土文化为特征的乡村民宿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对民宿的概念和游客投宿乡村民宿的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旅游预定平台的数据研究宁波乡村民宿的发展状况,接着从场地环境、总体布局、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室内空间、院落布置和建筑装饰等多个方面对实地调研的9家宁波乡村民宿进行分类研究,最后将宁波乡村民宿和台湾民宿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差异和引起差异的因素。
  本研究发现,乡村民宿是乡村民居的延伸,具有生活性、地方性和商业性的基本特征。游客投宿乡村民宿的行为主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和个体的多样化需求有关,它是我国消费形态转型升级的表现。宁波乡村民宿主要依附景区分布,客房数量普遍在15间以下,目前已经逐步脱离传统农家乐型式,开始追求多元的品质生活,其主要表现为建筑室内外空间风格化和生活设施的提升。与台湾民宿相比,宁波乡村民宿的发展外在主要受制于土地政策,内在存在缺乏合理定位、主客缺乏互动、难觅生活痕迹、无法融入乡村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就设计而言,宁波乡村民宿应以自身特征为基础,因地制宜,融入地方产业,合理选择空间结构,强调共同参与设计,同时注重空间情境的营造和绿色节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