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年会
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年会

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宁波
  • 出版时间: 2013-08-23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会议文集: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多年来对宁波传统祠堂的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来概括、提炼出宁波传统祠堂的文化特色与建筑特征,研究发现宁波现存传统祠堂大多建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这些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代表了历史时期江南水乡山乡的传统风貌,具有浓郁鲜明的地方特征,其中两侧山墙有硬山式、马头墙、观音兜式、民国洋式等做法,祠堂戏台中的藻井构造,大致可分为井口、穹窿、井顶三部分,剖面呈倒置的喇叭形,层层里收至顶部。井口一般呈八角形,由四根正心桁和四根斜放的采步金围合而成。穹隆装修最为考究,有单层和双层之分,具体形式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井顶一般为圆形的明镜形式,一般绘双鱼、龙头、八卦等。根据藻井具体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归纳为螺旋式、聚拢式、轩棚式、叠涩式、层缩式等五种形式。雕刻部位主要在抱头梁、牛腿、雀替、月梁、柱础等部位。内墙彩画,主要采用矿物质颜料,常年不会褪色,图案以线描勾勒为主,饰以彩色。彩画保留较完整精美的,当属余姚梁弄孝子祠堂。建筑内部一般会在正厅前檐廊两侧设立石碑,记载家族的来源、发展、祠堂的建造捐助情况等。
  • 摘要:本文分析了鄞州区下应街道潘火桥蔡氏宗祠男女合祠分设的建筑成因、布局及其特征.1870年,蔡氏宗长蔡耀打破封建时代男女歧视思想,提出"分设女祠",比中国近代史上男女平等思想"萌发形成于戊戌维新时期,至辛亥革命日趋成熟"的时间分别提早了28年和41年.蔡氏宗祠的建筑虽延续了宁波于南宋初开创"义田、义庄"的善事特点,但进一步融合发展了"抚恤、敬老、办学"等传统的崇尚祖德和开办西学的先进理念,有了新的飞跃,从宗祠遗存和《宗谱》中均可找到理论依据.其思想理念、文化内涵、建筑布局,不但在宁波罕见,在全国类似的"男女祠合一"建筑遗存中也属首例,为研究134年前封建时代男女平等、解放妇女思想提供了实物佐证.
  • 摘要:典当、票号、钱庄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的金融业,由于其功能不同,致使建筑艺术也各具特色,而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外资银行这一新的建筑形式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建筑技术上冲击了中国传统金融建筑的思想,本文通过研究建筑的转变过程,总结传统金融建筑向现代银行的演变规律及特点,指出传统金融建筑占地较小,分为前后两部分。建筑整体布局是与民居相结合的院落式布局,前边是面向外部营业部分,后部是主人生活部分。建筑布局宜于“深”而不在于“阔”,纵深且周边封闭的层进的院落设计,既满足了外部营业部份的界域明确,又能起到防盗之功用。作为一种建筑文化现象,西式近代金融建筑既浓缩了西方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体现。它的传人,对国人的精神震撼力是巨大的,并带来了新的建筑样式、建筑结构、施工手段和经营方式,它们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布局空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甚至也引起了本土金融建筑翻天覆地的变革。
  • 摘要:本文对昂昂溪中东铁路建筑群的组团空间和建筑形态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其历史背景,从时间空间角度探讨了昂昂溪中东铁路建筑群自身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对其现状的破损程度的分析,以强调对该区建筑群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中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中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不仅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九处“工业遗产”之一,这些单体建筑与保留完整的当时的城镇规划布局,是支撑昂昂溪镇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历史要素。
  • 摘要:本文通过对深圳传统地域建筑、深圳近代史与近代建筑史、深港近代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对部分建筑的实地调研,探究各种不同的建造背景及目的、建造者的背景、建造环境及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总结和归纳深圳近代建筑的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指出常见的模式有官式建筑,带有殖民文化渗透特征的建筑,华侨、香港商人投资兴建的建筑,外地人来深圳开设的商会、商号,地方民众自建建筑等,大部分重要的近代建筑遗迹尚未被定级,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的荣田世居、马峦村的罗氏大屋、宝安西乡街道的隐庐碉楼、盐田四村伯公树的仁福堂碉楼等,都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这些建筑由于保护等级低,未受到政府的重视,多体现非官方和资本主导下的民间性,多数建筑的周边环境状况严重影响近代建筑的生存,其中一些还面临着被拆除的困境。提高对深圳近代建筑遗迹保护的意识,合理的保护、改造或利用近代建筑,是深圳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 摘要:本文在全面介绍鲍希曼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考察活动的基础上,以其在宁波及普陀山地区开展的调研工作为对象,深入分析其德文著作《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之一:普陀山》所载内容,指出,鲍希曼记录了普陀山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与布局,对法雨寺、普济寺、佛顶寺进行了细致的测绘记录工作,同时在宁波的考察的行程中,鲍希曼的镜头不仅仅停留在建筑的层面,他在天童寺内拍摄了住持高僧以及和尚诵经的仪式,对于其记录内容而言,这些与宗教相关的仪式、人物、服饰和建筑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整体。鲍希曼在对其工作方法的叙述中,强调其从建筑学的角度建立中国传统建筑类型学档案的工作方法,在普陀山的调研成果中体现为对于不同建筑空间、建筑构件的类型学整理。在他的测绘中,常常可以看到将不同建筑的某一构件并列进行比较分析的案例,从基于断代研究展开的严格的建筑史学角度看,这种并列分析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对于一个从传统建筑类型学出发的角度而言,这一视角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
  • 摘要:日本的石造物文化的分期是13世纪.这一时期出现了起源于中国的新式石造物.其中之一的宝箧印塔,源自散布于福建省泉州周边的石造阿育王塔.不过,其形状和日本现存的塔形有很大不同.由此可知,仅石造等之形象传播到了日本.与此相对,日本无缝塔起源于浙江省宁波,其形状与中国的形状完全相同,可谓直接受到日本的记载,且至今仍有其作品存世.当时的宁波具有水平相当高的石造文化.笔者认为这些在南宋时代从宁波传来之影响促进科日本石造文化的发展.此外,被称为"矢割技法"的采石技术,也是促进日本石造物增多的原因之一.宁波以前所用之矢割技法与日本初期完全一样.可见,不仅石造物的形状,就连采石技术的革新也起源于宁波.
  •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岳麓书院与韩国陶山书院在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及书院中各空间功能的异同点,分析了两国在古代作为研习儒家理学之所的书院,在明显的传承关系外,因各自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形制和功能上的异同,文章指出,文教建筑可谓东方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书院更是与官学和私学一起成为这庞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书院作为礼仪教化的场所,是传统礼制物化的产物。中国和朝鲜的书院都是在理学思想指导下由示人按照礼乐文化的思想修建。两国建筑虽有明确的传承关系,却也因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条件的不同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出现了不一样的特点。
  • 摘要:本文以保国寺大殿为研究对象,该建筑产生在中国木构建筑发展登峰造极的赵宋之世,是宋代木构建筑的杰出代表,为官方编著的《营造法式》提供了江南地区经久可行用之法的典型案例,殿身斗拱用材合《法式》五等材,符合《法式》“殿小三间、厅堂大三间则用之”的规则。藻井斗拱用材取法式七等材,与《法式》殿内藻井用八等材的规定接近,前檐柱在阑额与柱子相交接之处使用的“蝉肚绰幕”构件,由于宁波气温增高,强降雨增多,再加上保国寺的小环境的变化,在慈江加宽,水流量增大,势必造成大殿所处环境的湿度增大,木腐菌的生育温度为25-30°C,因此微环境变化,空气湿度增加,定会使木材腐朽加速,对于大殿的保护极为不利。因此建议将慈江恢复历史面貌,一则保护了历史环境,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湿度.
  • 摘要:在目前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修复工作中,存在着"病因不明"和"药不对症"两大问题,因而出现了许多"不当修复"或"过度修复"的情况,不仅未能达到修复的基本目的,反而会给原有建筑造成新的破坏,这种情况亟待解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关于北京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研究构想,指出对于近代历史建筑,不可能套用业已成熟的常规的修复方式,而必须在定量分析其劣化机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的保护修复技术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不当修复”或“过度修复”,切实保障修复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充分发挥近代历史建筑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的应有作用。具体而言,在准确的劣化机理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技术策略进行适宜性优化研究的构想,其基本概念是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根据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近代历史建筑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利用翔实、准确的近代历史建筑研究的基础资料,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典型修复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跟踪观测与采样分析,全面评价典型项目所采用的技术策略,加以优化提高,为选择修复技术策略的准确性提供理论根据。
  • 摘要:结合"盛京都城规划及单体设计",对盛京都城历史文化印迹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探寻在当代建筑中如何寻求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指出在色彩控制中,主要以灰色为主,点缀红色、黄色。以寻求在色彩上和故宫呼应,唤起故宫在人们心中的记忆。在有大量历史建筑的盛京都城中,其中不乏用了很多本土材料的建筑。在设计中考虑对传统材料的应用。把传统材料的质感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留下对盛京都城的记忆。在设计中运用一些特定的建筑表象或景观雕塑的手法,并使其与过去或现在生活产生内在的逻辑联系,重塑传统生活情境,可以引起人们对特定的人或事件产生联想和回忆,从而达到表达文化历史印迹的目的。在设计中的步行街区或文化广场的重要节点上,设立雕塑或铜像景观,展示历史上这一地区的活动状况。
  • 摘要:本文以长沙市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利用的方法,指出要,充分利用原建筑保留下来的各种麻石构件,重新铺砌天井、及部分路面。楼板恢复原有木头材质,木栏杆按原样复原。门窗采用原有的保存完好的木门窗,破损或毁坏的按原样重新制作、安装,做好防火、防腐处理。屋顶二次利用保存较好的屋架,同时对其进行修复、加固,破损或毁坏的按原样重新制作、安装。被拆除的旧有建筑内居民加建、扩建部分,不再重建,完全恢复历史原貌。同时,考虑到原有建筑功能布局不够完善,水电设施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故异地保护方案中也加强了卫生设施和用电设施方面的考虑,在内部加建现代化的卫生间等。
  • 摘要:沈阳是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方城历史街区即沈阳老城,是城市传统的核心区域.沈阳方城有着2300年的建城历史,起始于燕国辽东郡,先有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初期发展,到唐、辽、金、元、明、清的崛起;名称从沈州城到沈阳路,再到盛京;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美称.不过现存方城地区历史风貌破坏严重,杂乱而毫无特色.因此,本文针对如何为方城历史风貌保护定位,及其依据做出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以盛京都城时期作为沈阳方城历史保护的定位,盛京都城的建立给沈阳人的生活和文化带来深刻影响,至此沈阳突出表现了满清文化和生活方式,比如满族四合院、服饰、饮食等等。建立盛京都城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以粮、豆为基础的粮食发展,以酿酒、榨油、纺织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业发展,盛京都城旁两门,共八座城门,四座角楼,井字形大街把都城分为九部分,皇宫居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皆一一对应。而且,现在存留下来的方城格局依旧如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方城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建筑,向世人展现其民族风貌,意义无法替代。
  • 摘要:本文就历史街区的保护进行了研究,并以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这些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是要制止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大拆大改大建之风。二是要严控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倾向。三是要依法保障文物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不受侵害.
  • 摘要:本文将从鞍钢发展历程入手,结合鞍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所见所闻,介绍鞍钢工业遗产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多个角度提出加强保护的措施和建议:(1)多方宣传,强调保护的重要性,(2)加强沟通,建立遗产保护机制,(3)依靠政府,寻求政策经费支持,(4)明确规划,制定遗产保护目标,(5)引导公众,参与工业遗产保护。
  • 摘要: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对博物馆中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进行初步的研究,重点分析三维成像技术在中国博物馆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博物馆三维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即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共享硬件资料来节约开支,扩大藏品三维数据采集的涵盖范围;加深对虚拟博物馆的认识,重视虚拟博物馆的建设而不仅仅是做表面工作,使虚拟博物馆能作为实体博物馆的补充,发挥其本身应有的各项职能;整合藏品数据来建立虚拟博物馆,使一些拥有珍贵藏品但数量较少的博物馆,也能够将其具有重要价值的藏品加入到在线虚拟博物馆中,扩大虚拟博物馆藏品的涵盖范围。对于实体博物馆,设专人管理已投入使用的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拥有3D电影院的单位,可以制作3D纪录片、遗址和墓葬的3D动画,来更充分的发挥设备的作用,更好的辅助博物馆发挥其教育职能,同时也应引入先进的技术,在一些博物馆中构建更为成熟的三维场景,并通过增加场景内所包含的信息量,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的投人到虚拟环境中,并且自主的了解感兴趣的细节内容。
  • 摘要:本文通过对《威尼斯宪章》、《奈良原真性文件》、《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三个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的解读,结合辽塔维修实例,阐明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实践中肯定会或多或少遇到实际问题,指出从辽塔自身的结构特点,在详细勘察测绘的基础上,同一座塔可根据残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保护理念和保护手段,不应局限于单纯的现状加固或复原。基座部分,按须弥座的形制素面补砌,与塔身和塔檐协调好比例关系;塔身为本塔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所以不去扰动,缺损的部分用青砖补齐;大檐及以上塔檐全部按比例恢复,因为这是塔的结构所决定的,如现状加固,一是目前而言没有成熟的方法,二是从美学角度看也不能称其为塔了;三是恢复塔檐可对塔身进行更好的保护;塔刹可参照同时代的形制进行恢复。
  • 摘要:本文主要以阿城上闸、梁乡闸、柳林闸为例,分析山东运河船闸演变过程并研究其保护方案的制定.首先,以山东运河船闸形制演变为前提,并以阿城上闸、梁乡闸、柳林闸为例,详细描述目前几个船闸现状、破坏因素等;将现状与船闸演变过程中形制进行对比,分析前后形制及构件变化.其次,根据《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二期对清官式石闸详细描述,将阿城上闸、梁乡闸、柳林闸残存现状、构件尺寸等残存历史信息与之对比,找出异同点,研究如何更好地保存历史信息,并与保护规划相结合,制定保护方案:可以闸体现存形制为基础,参考清官式石闸做法,将塌落、移位的石构件归位,进行复原设计,黏接断裂石构件,补配缺失石构件,以达到保护、展示闸体原形制及原功能的需求。
  • 摘要:江苏泰州南水门遗址发现于2009年,其现状遗存包括从宋代到民国期间的多层次砌筑、修补材料.虽然残破,其砖石构造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卷(辇)水窗相关做法多可比照.本文将对泰州南水门遗址保护与展示经验进行总结与探讨,在加固过程中遵守了如下操作原则:保持南水门遗址的原建筑、结构形制不变。遗址主体含有从宋代到民国不同时期的修葺痕迹,都予以保留,民国的水泥砌体同样具有历史价值,不主张拆除;在确保建筑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尽量少干预、保持原状为原则,对损毁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外部墙体少量修补,对大部分残损部位现状保留。就是说,遗址不加复原,残破部分同样原样保护,但从结构的安全性考虑,需要分别采取加固措施,对部分墙身孔洞、河床管涌等给予封堵、控制。主体加固模式为包括遗址地基加固和遗址墙身(厢壁与摆手)加固,相关内容已另文介绍,主要包括:“基础木桩空隙处采用水硬性石灰填充,确保桩土共同工作,对遗址四周斜向钻孔灌注水泥浆进行地基加固”;对于墙体的较大孔洞,采用与原青砖同样厚度、颜色较深的青砖进行补砌;对于开裂的石块,采用灌注潮湿环境用的结构胶进行加固;对于墙体开裂缝隙、错位拼缝处采用改性石灰砂浆进行灌缝,采用改性黏土砂浆进行勾缝。除结构胶外,灌缝、勾缝的黏土、石灰均为传统材料。
  • 摘要:慈胜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后毁于战火,元年间重建.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殿3座主体建筑.寺内的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在形式、法式以及形制上都是中原寺庙古建筑的精粹代表.对研究中原佛寺建筑历史发展、建筑技术、禅宗建筑制度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重点分析慈胜寺古建遗产的建筑形制及内部构架特征,探寻慈胜寺中原寺庙的特征及活用研究,探讨其历史保护与更新的意义,文章指出从全寺的整体变化来看,寺庙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整体上基本上保存完整,但是历经各个朝代的战乱、天灾等,大多数建筑都有残损,除山门、大雄殿于近期重新修复过外,其余建筑均有严重程度的破损,尤其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壁画,至今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管理人员仅用帘布暂时将其遮蔽起来,防止其遭到破坏。但是慈胜寺作为古寺庙一直沿用到今天,其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本着完整性、原真性、多样性、可持续性的保护策略,慈胜寺古寺庙的更新活化重在寺院本身和周边环境的营造,挖掘原有历史建筑的空间和结构潜力,通过进行诸如内部空间的功能替换,或对原有空间进行重组,从而为其配置适合现代需求的、合理可行的用途。另外本着真实性的原则,需对寺院原有的毗庐殿、延寿殿、伽蓝殿等进行修复设计。
  • 摘要:本文对高平北诗镇中坪二仙宫正殿修缮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修缮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可以比较肯定的是中坪二仙宫正殿在明天启四年(1624年)和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历过两次较大的重修。明天启年间的重修更换了大部分的樽条,梁架的很多构件以及铺作,特别是后檐铺作的部分构件被更换了,比较确切的还包括西北角梁在内。除了改变了部分节点的榫卯做法外,此次修缮仍然保留了之前的建筑样式及构件做法,而且更换的新构件仍然较多的采用了杨木。而清代的维修则主要集中在瓦作部分,木构件的修缮很有可能只是更换了少量的损坏构件。
  • 摘要:中国古建筑的构成,"脊饰"乃一大要素,除了自古的精神象征以外,更有屋脊压重与防水之结构作用.在山西脊饰材料以琉璃为主,属低温陶胎铅釉制品.考究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出土的绿釉陶楼、有唐代著名的唐三彩,宋辽金、元、明、清各时期不同的差异,从鸱吻、正脊筒子以及脊刹发现题材相当丰富,琉璃釉色更是鲜艳华丽.本研究主要以中坪二仙宫保存历程与琉璃脊饰构件的更替为主轴,探讨近年修复对于琉璃脊饰影响的过程,以及琉璃脊饰经保存修复后的改变.透过中坪二仙宫文保所以及参与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的国家文物局研究项目《山西南部早期木结构建筑信息数字化研究》文献收集,归纳整理中坪二仙宫历程的变迁,并以旧图文献及田野调查的方式,比对琉璃脊饰修复前后差异,再分析相互影响之因素及问题,探讨琉璃保存修复与价值之评估.经调查发现,自2005~2013年短短8年内二仙宫大殿琉璃脊饰的汰换程度甚遽,大殿正脊仅剩脊刹两侧吞口为清代遗构.脊饰调查研究考虑一项非常重要的普世观念乃"真实性"(authenticity)的形成做为判断要素,并依据1964年被公认为古建筑保存规范的重要条约《威尼斯宪章》(The Venice Charter1964)作为精神准则.其中修复(Restoration)第九条清楚记载着材料的真实性且不可臆测(none-conjecture).笔者冀望藉由中坪二仙宫脊饰探讨材料之真实性,透过重点脊饰比较分析,最终导入建筑物整体价值评估,重视山西琉璃遗构之保存,就能使琉璃脊饰特色更为突显.
  • 摘要: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一种有形载体,同时也是其活动的建筑群落,同其他建筑相比,有着独特的建筑特点.本文通过对沈阳地区清真寺建筑的研究,阐述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宏观设计,细节设计及地域差异性等方面的设计特点,指出受汉文化影响的内地清真寺一般都采用合院式布局,都有核心建筑——礼拜大殿,并且整座寺院的规划布局也都是围绕礼拜大殿这个主体建筑进行配置的。寺院的空间序列沿轴线依次纵向展开:牌楼,大门,二门,礼拜大殿等,均位于轴线上,邦克楼通常也布置在此轴线上两侧的厢房则用做讲堂或办公用房,由此围合成一进进内向的大小院落水房,阿訇宿舍等辅助性用房多设在大殿背后或侧旁的庭院内。有的寺院还布置有碑亭,水池等建筑小品,种植着花草树木,体现出传统园林的一些布局特色。
  • 摘要:建筑遗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各地地方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以往的建筑遗产保护,如何在保护过程中充分展示建筑遗产所承载的地方文化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东莞金鳌洲塔的保护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合适的规划控制手段,保护建筑遗产周边的自然和人文背景环境,使建筑遗产得到整体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指出保护规划在塔的东北侧建立一个下沉广场作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在下沉广场与塔之间原塔庙位置,通过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的设置,象征历史上曾有的5尊神像及明代香炉,该空间可用作传统民间活动的仪式空间;同时,利用下沉广场与塔体地面的高差,重建塔前台阶及基座,以加强进入塔体的空间序列。通过园区仪式空间的重建,可以有利于重新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既可以促进东莞的文化建设,同时可以提升金鳌洲塔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古塔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 摘要:建筑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它的保护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角,探讨建筑遗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以实现建筑遗产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双赢.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人居环境科学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关系,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建筑遗产保护的内容;再次,结合北京法源寺实例,在梳理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提出了加紧编制法源寺保护规划,成立统一和专业的保护管理机构,充分做好遗产展示与阐释工作等针对性的对策;最后,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剖析了建筑遗产保护的整体性、真实性、协调性及人性化,构建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框架体系.
  • 摘要:本文就马克思主义过程论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随着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而逐步兴起的,迄今仅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临界“而立之年”,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论来分析文化遗产的“过程”需要从两个方面人手:其一是文化遗产本体的过程论:各种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无论是可移动的还是不可移动的,都存在一个共有的重要特性,即“珍稀性和脆弱性”,这一特性其实演绎着文化遗产自身不断老化和消失的过程,其二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论:就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而言,中国今天对于不可移动文物所采取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制度,曾经是基于本国国情、借鉴苏联等国际经验的一个过程,今天,无论是在内涵的深化还是在外延的拓展上,无论是在价值的多元性还是立法保护的全面性等方面,都依然处于一种持续演化的过程之中。
  • 摘要:本文以良渚遗址保护区内实施的文物保护考核补偿机制来探讨文物保护补偿机制的一些设想,补偿方式可以包含协调产业发展这样的非货币补偿方式。由政府引导,协调文物保护区大环境的产业发展,从体制、政策上支持文物保护区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构建与文物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如良渚遗址所处地区,因文物保护需要,环境优美、工业开发污染少,现在保护区内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庄,由此既保护了遗址区环境风貌,又解决了一部分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地方经济收入。良渚遗址保护区目前实施的文物保护补偿办法主要针对保护区内村社区这样的基层政府组织,而未有针对具体个人的补偿奖励措施,在文物保护补偿机制中是否应该增加这方面的考虑。如奖励保护区内优秀的文物工作者,对主动从遗址本体上搬迁的村户实施补偿奖励。资金拨款的方式发放自各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是否可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的投资融资体制。
  • 摘要:草原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在当代北方草原地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物质遗产.研究草原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极大的丰富草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进而探讨历史与现实的关联.鉴于北方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草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具体应包括价值评估、法律保障机制、规划体系、保护管理机构、资金保障、监测体系、旅游开发等项目,指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既要在保护中开发,又要在开发中保护。一方面,不能简单化的绝对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放弃其经济效益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也不能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文化遗产进行不合理甚至掠夺式开发利用.
  • 摘要: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矛盾体,但是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体,使得文化遗产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得到比较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它的文化价值,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由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就决定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中,必须考虑到它的地域性特点.利用文化遗产地域性特点,对文化遗产进行种类地域划分,按划分结果进行资源优势整合,从而更好的制定相关保护方案和利用方案.特别是在保护方面,根据文化遗产类型相似性,在制定保护方案时可是实现资源优化重组,更加有高效率的进行保护.可以进一步形成并推广具有地域优势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形成文化遗产的整体宣传力和教育优势,这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从而最大程度的呈现古代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
  • 摘要:保国寺大殿是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它的发现改写了建筑史学界江南无宋木代构建筑的历史.在做好保国寺大殿基础价值研究和保护的同时,宁波积极探索利用古建筑群建立专题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博物馆化的实践,逐渐探索出国保单位文物保管所转型升级为国保单位专题性博物馆的运行模式,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文章指出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事业,只有新的起点,永远没有停止的终点。希望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探索大殿营造技术研究,宏扬千年木构可护延续,将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国寺在千年之后继续走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的路上,通过新实践,实现新认知,深化新理念。
  • 摘要:保国寺宋代大殿是现存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木结构建筑.2007年同济大学研究并建设了大殿监测系统并维护使用至今.本文详细介绍监测系统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该监测系统对保国寺大殿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所需要采集的信息包括:构件应力与强度信息采集(监测构件定位图,强度—时间图表);位移与变形信息采集(监测构件定位图,位移—时间图表),最后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建立大殿木构结构静力学模型。监测内容包括沉降监测和倾斜监测两类,总体策划为:数据存储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挖掘模块,数据展示模块等.
  • 摘要:本文是基于对江苏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承担的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工作案例的研究,从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价值载体、风险评估、项目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文化遗产本体及环境的各项影响因素,介绍了由瀚远科技开发的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系统在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试图构建全方位的、系统科学的文化遗产监测体系,监测框架包括:①遗产本体与微环境监测,主要有真实性、完整性、保护措施、环境状况、档案管理等方面;②影响因素监测,主要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③管理保障体系监测,主要有规划执行、管理机构、资金保障、教育培训、设施管理、宣传教育、安全防范等方面。软件功能包括:遗产信息管理、监测预警、决策支持、遗产展示、公众参与等功能模块。文化遗产监测系统的建立,将对文化遗产管理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提供定量的工具,同时也为文化遗产可持续的保护利用提供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文化遗产的管理是一个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监测工作贯穿于始终,为遗产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和完备的信息支持。
  • 摘要:本文以保国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文物建筑的保护监测系统,温湿度监测分布于大殿9处,1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内东南角,2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南侧中间外檐之下(可作为室外温度参考),3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内中间近脊檩处,4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内东侧中部,5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内东北角,6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内北侧,7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内西北角,8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内西侧中部,9号监测点位于大殿内西南角。12号监测点位于室外。12号监测点数据由自动气象站获得。气象站安装在大殿外西南处,围墙内一处空旷的地方,风速风向传感器位置高于大殿屋脊。投入式液压变送器安放在大殿前平台中的一口井内。这些传感器监测是实时的。在殿内埋设了5组FBG传感器,其中4组布设于叠合梁侧面(西侧主梁),l组布设于斜撑底部。在梁柱节点、斜撑以及昂节点上设置了多个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合计约500m长,共有应变采样点5000个,覆盖了大殿主要的梁、柱结构。
  • 摘要:本文以许昌大遗址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遗址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由于大遗址主要以露天保护为主,受风、雨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破坏比较严重,本身具有可读性低、观赏性差、保护难度大、投资大、涉及面广等特点,有的地方政府看不到其潜在的价值,大多数得不到有效的、科学的保护和利用。文物专业人员要有责任心当好地方领导的宣传员和行业参谋,努力避免地方领导的决策失误。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核心主导作用,编制的保护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遗址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三者和谐共生,使许昌大遗址保护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了遗址公园类、森林公园类、遗址博物馆类三种保护模式。
  • 摘要:陵川南吉祥寺中央殿始建于唐,今存大木结构系宋代遗物,其彩画虽未得以完整保留,但内檐尚存少量彩画残余,从中可以辨别若干不同时期的修缮痕迹.在依靠传统研究方法难以获得有效信息的情况下,笔者采集了中央殿彩画的微量样品,借助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显微分析手段,结合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央殿内檐彩画现存的历史信息进行了年代、构造做法、材料、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解读.对颜料痕迹层叠关系的分析表明,现存的内檐彩画残迹包括3~4个不同时期和不同设计的彩绘;特征颜料分析提供了对表层彩画绘制年代的线索;剖面分析揭示了彩画构造做法,其材料与工艺体现出不同于清代官式做法的山西地方特色.
  • 摘要:阐述全球当代博物馆建筑著名个案,论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0世纪遗产"理念的提出:普利茨克奖设立与评选的历史价值和宁波博物馆建筑荣获普利茨克奖的机遇与催化作用诸因素,得出当代博物馆建筑从艺术品向文化遗产的"嬗变",即21世纪博物馆遗产化的科学论点,提出把宁波博物馆建筑分布为市、省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全球获得普利茨克奖的著名博物馆建筑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对策与建议,文章指出博物馆建筑实际上正经历着从“贮宝库”向“艺术品”再向文化遗产的嬗变,即从作为收藏与展示藏品的公共文化建筑向作为“艺术品”的公共文化建筑转向,再从作为“艺术品”的公共文化建筑向作为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建筑嬗变的两次飞跃,这是博物馆建筑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是博物馆作为一种非常特殊文化载体的本性所决定的。
  • 摘要:本文就北京地区历史建筑博物馆化保护进行了研究,指出北京地区的历史建筑在博物馆化保护的实践中解放思想,通过科学规划和博物馆建制运行,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探索建立多方位合作途径,积极主动地抓住事业发展的机遇,有效地克服了“等、靠、要”的文保单位传统体制弊病。并通过开放服务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了历史建筑的经济社会效益,历史建筑文化吸引力也得到提升,走出了一条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但同时也面临着展陈条件有限,藏品保存难度大,管理模式落后,从业人员素养不高,安保工作难度大,游客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 摘要:建筑遗产是城市记忆的载体,能够一定程度上还原城市在某一时期内的地域特征、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留存下来的近代建筑是长沙百年近代史的见证.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长沙市越来越重视对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本文对橘子洲海关公廨保护与修复设计方案展开阐述,在原真性、整体性、最小干预的原则下,通过调整地平高度、加固屋架结构等技术手段进行合理改造,使海关公廨达到防洪标准,适应现代使用要求,进而真正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成为发展城市特色的资源与引擎.
  • 摘要:位于南京市鼓楼区老菜市8号的原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作为一座近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保存至今,关于该建筑遗产的历史资料遗存却极少,相关官方文物统计信息也无法相互印证.本研究利用案例曾经承担过的特殊使用功能,在海外追寻到十分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经过仔细地分析和比对研究,基本廓清了该建筑物的历史发展脉络,最终整理出一系列完整的、具有相当可靠性的原始建造和使用信息,得到了以下结论:坐落于南冬瓜市3号(原冬瓜市)的建筑物,由荷方负责设计建造,落成于1935年8月1日。1935年9月19日,新任荷兰驻华公使傅思德男爵,在南京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递交了国书,随后该建筑被荷兰政府设立为公使馆。1937年12月,因日军突然占领南京,该公使馆建筑被封存。坐落于老菜市8号(原老菜市29号,十字街100号)的建筑物,建造于1945年底至1947年4月之间。1947年4月29日,荷兰驻华外交机构从萧成夫手中(实际拥有者为国民党陆军中将萧之楚)购得此处房产。1947年6月中旬,荷兰驻华大使馆由位于南祖师庵壳牌公司办公楼的临时办公点迁出,该建筑遂正式成为荷兰驻华大使馆,直至1949年9月22日荷方人员撤离南京。1955年11月18日,该处地产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回购,交国营772厂使用。
  • 摘要:本文回顾了随着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逐渐被认可,近现代建筑遗产逐步被纳入文物保护体系的历史过程.并且分析了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现有文物保护管理体系自身的一些特点,导致目前以近现代建筑遗产为内容的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和评估,找出价值与保护级别不符,或价值与载体错位的对象,逐步加以调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 摘要:本文以博览园为研究对象,指出博览园是一种全新的大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和大博物馆建设理念,博览园具有超强的文化包容力和影响力,这是传统博物馆所无法比拟的,可为博物馆做大做强提供借鉴模式和指明发展变革方向,博览园是游览体验式的城市文化产业,有利于体现文博事业拉动区域经济,那些不适合移动的考古遗址、古建筑、工业遗产、自然遗产,以及许多缺少文物的非物质遗产、科普类、艺术类场馆,非常适合建成博览园进行保护和开发,成为游览胜地。同时,对于规划发展众多博物馆的城市,也很有必要将博物馆建设群体化、园区化,以实现规模效应,形成城市品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