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视域下中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
【6h】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视域下中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思路、方法及总体框架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

2.2劳动关系理论

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3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3.1以劳动合同制度为基础的新型劳动用工机制基本确立

3.2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基础的企业劳动关系逐步协调

3.3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逐步完善

3.4劳动争议事件不断增多

3.5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数量攀升

4我国劳动关系的异化问题及其原因

4.1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存在的可能性

4.2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劳动异化问题

4.3我国劳动关系异化存在的原因

5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及途径

5.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

5.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6结束语

6.1论文的主要观点

6.2创新之处

6.3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围绕劳动力的使用形成的一系列关系,其核心是双方的权利和利益的界定及划分问题。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劳动关系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组经济关系,因此,构建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机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出发,以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异化问题,一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利益分配不均;二是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权利义务不对等;三是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者缺乏劳动的积极性;四是人与人相异化,劳动者诚信的缺失与用人单位人文关怀的匮乏。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导致劳动关系产生异化的主要原因是较低的生产力及生产力上的私有制成分和固定分工;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不完善;劳动法制及管理体系不完善;劳动者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
  笔者根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提出了: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劳动者发挥劳动主导作用,工会发挥维护作用,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