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冻融环境下红砂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6h】

冻融环境下红砂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红砂岩冻融循环试验

2.1试验仪器及方案

2.2试验结果与分析

2.3岩石冻融损伤主要影响因素及劣化机理

2.4本章小结

3冻融循环作用后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3.1试验仪器及方案

3.2冻融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结果

3.3岩石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3.4试验结果分析

3.5本章小结

4寒区隧道围岩的热力耦合分析

4.1应力场与温度场的耦合机理

4.2温度场与应力场相互作用下的连续介质模型

4.3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

4.4小结

5结论

5.1结论

5.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寒区面积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永久性和季节性冻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4。随着我国寒区工程建设的日益增多,出现了一系列冻融岩石问题,因此研究岩石在冻融环境下的物理力学特性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针对寒区日益增长的工程需要,以试验研究为基础,系统地研究岩石在冻融循环和围压作用下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寒区大型岩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隧道围岩进行温度应力耦合数值模拟及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冻害防治措施,为寒区岩体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从现场取回红砂岩岩块,加工成?50mm?100mm的国际标准试件,进行开放饱水状态下的冻融循环试验,观察并记录岩石冻融损伤劣化过程及冻融破坏方式,探讨岩石质量、体积、密度、纵波波速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冻融损伤劣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砂岩的损伤劣化模式可分为颗粒剥落、龟裂、片落及断裂4种模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的质量、体积、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纵波波速呈现出持续减小的趋势。
  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5,10,20,40次)后的红砂岩试件进行4种围压(0MPa,2MPa,4MPa,6MPa)下的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不同冻融条件及不同围压下岩石三轴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抗压强度、极值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残余强度、内摩擦角、粘聚力等随冻融条件和围压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红砂岩的抗压强度和极值应变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抗压强度逐渐减小,极值应变则逐渐增大;岩石的弹性模量、残余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泊松比随着围压的增大逐渐减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内摩擦角、粘聚力、抗冻性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以大阪山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方法,对隧道围岩进行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时间的增加,隧道的最大拉应力逐渐增大,最大压应力逐渐减小;隧道顶部逐渐下沉,隧道底部向上的位移量逐渐增加;冻结圈的厚度逐渐增大,但增大速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趋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