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分区的土地平整空间优化方法研究
【6h】

基于分区的土地平整空间优化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土地整理

1.2.2 土地平整

1.3 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整理

2.1.2 土地平整工程

2.1.3 土地平整空间配置

2.1.4 空间聚类

2.1.5 线性规划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整理理论基础

2.2.2 土地平整理论原则

2.2.3 地理信息系统

2.2.4 运筹学理论

2.2.5 聚类分析原理

3 优化设计方案实现

3.1 应用软件

3.1.1 ArcGIS软件

3.1.2 Matlab软件

3.1.3 Lingo软件

3.2 研究区概况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2.1 DEM的建立

3.2.2 填挖方计算

3.2.3 聚类分区

3.2.4 调配工作量计算

4实证分析

4.1 分区条件影响分析

4.1.1 参数选取

4.1.2 结果分析

4.2 分区单元数影响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适用性拓展

5.3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原因,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为解决耕地问题,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土地整理这一方案。土地平整作为土地整理项目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其成果直接关系到土地整理结果的优劣。土地平整涉及多项工作,牵涉面积广,投资比重大,并且对整理后期田块合理灌排、改良土壤、保持肥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作业效率等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目前对于土地平整工程已有的优化技术和方法,了解到目前的土地平整优化基本都从田块设计、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方案三个角度进行,而本研究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深入,提出在土地平整前期,利用划分土地平整片区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的新的方法。本文的内容主要为:对土地整理、土地平整工程的概念、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土地平整分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现有的多种分区方法进行了解学习,选定空间聚类的分区方法为划分平整片区的方法;对现有数据的处理,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在DEM建模和评价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项目区大比例尺DEM;土方量计算与调配,在聚类所得的土地平整片区内,计算了各田块的土方量、运输距离,利用线性规划法解算确定土方调配的最优工作量;选择最优的分区数量;在以上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上,对保定市顺平县研究区内的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在土地平整工程中,选择聚类分区方法划分平整区,优化了项目整体工作量。2、分区时的聚类变量中增加与线性地物间关系这一条件,保证了道路一侧地块尽可能在同一区,避免区内调配造成压占破坏。
  3、增加分区数会使工作量呈幂指数趋势,随区数增加而降低,当降低速度减缓至一定值(约15%-20%)时,可以认为最优分区数。
  最后为本研究的方法进行普适性验证,说明了方法并非只适用于特定研究区,更具有实用性。

著录项

  • 作者

    邱贺;

  •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
  • 学科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邱春霞;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土地问题;
  • 关键词

    土地平整; 空间优化; 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