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组成的研究
【6h】

多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组成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汽油性质

1.1.1 汽油的分类

1.1.2 汽车尾气的危害

1.1.3 汽油组分对尾气排放的影响

1.1.4 国内汽油现状

1.2 汽油标准

1.2.1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的发展

1.2.2 汽油组分检测标准

1.3 汽油组分测定方法

1.3.1 高效毛细柱法(PONA)

1.3.2 荧光指示剂吸附色谱法

1.3.3 近红外光谱法(NIR)测定汽油的组成

1.3.4 快速多维色谱法测定汽油的组成(SOA法)

1.4 多维色谱法测定汽油组成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方法的确定及建立

2.1 仪器简介

2.1.1 仪器组成

2.1.2 仪器原理

2.1.3 分析模式

2.2 试验条件

2.3 样品与试剂

2.4 定性

2.5 定量

2.6 阀切换时间的确定

2.7 样品进样体积的确定

2.8 醚/醇吸附阱分离温度的确定

2.9 5A分子筛分离温度的确定

2.10 烯烃吸附阱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烯烃吸附阱的吸附性能

3.1.1 烯烃吸附阱的吸附温度对轻烯烃测定结果的影响

3.1.2 烯烃吸附阱对重组分的吸附

3.2 分析模式的选择

3.3 烯烃回收率的考察

3.4 方法重复性考察

3.4.1 环烷烃重复性实验

3.4.2 烷烃重复性实验

3.4.3 烯烃重复性实验

3.4.4 芳烃重复性实验

3.5 多维色谱法与荧光色层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3.6 实际样品的测定

3.7 根据多维色谱提供的分析数据预测样品的物性

3.7.1 汽油组分物性拟合公式

3.7.2 计算的数据与标准方法测定的数据对比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为提高汽油品质监控,本文在国外先进的新配方汽油分析仪上建立了用多维色谱法分析国产汽油组成的两种分析模式PIONA和PHONA,系统分析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通过与现行的FIA标准分析方法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烯烃含量小于20V%的情况下,多维气相色谱法分析模式PIONA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分析方法FIA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得到的信息量大,对生产监控及科研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多维气相色谱法分析模式PHONA适用于高烯烃的分析,非常适合国内汽油烯烃含量高的状况,其独特的二段吸附方法可以兼顾烯烃的吸附和保证没有重饱和烃的吸附,减少误判。
  多维色谱法有非常好的重复性,差值全在方法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方法适用的样品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可用于计算汽油的平均分子量、密度和C/H比,避免因样品量过少造成汽油的其他物性不能分析的困扰。
  影响因素考察表明烯烃吸附阱性质、吸附阱温度、样品进样体积、醇醚吸附阱分离温度、5A分子筛分离温度、阀切换时间等工艺参数需要规范和确定。

著录项

  • 作者

    甘露;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材料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凯,任满年;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O657.71;TE622.14;
  • 关键词

    多维气相色谱法; 汽油组成; 烯烃含量; 品质监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