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井产能分析研究
【6h】

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井产能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1.2.1 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井产能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渗透油藏基本特征

2.1 低渗透油藏分类

2.1.1 低渗透油藏下限

2.1.2 按渗透率分

2.1.3 按启动压力分类

2.2 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

2.2.1 低渗透油藏储层特征

2.2.2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2.3 低渗透储层岩石中的流体渗流力学机制

2.3.1 低渗透油层渗流机理

2.3.2 控制油水运动的力学机制分析

2.4 低渗透油藏特殊渗流机理

2.4.1 低速非达西渗流

2.4.2 渗透率压敏特征—变形介质特征

2.4.3 渗透率的各向异性特征

2.4.4 低速非达西渗流机理的多样化表现形式

第三章 人工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3.1 水力压裂

3.1.1 水力压裂造缝机理

3.1.2 水力压裂增产机理

3.2 爆炸压裂

3.2.1 爆炸压裂造缝机理

3.2.2 爆炸压裂增产机理

3.3 高能气体压裂

3.3.1 高能气体压裂造缝机理

3.3.2 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机理

第四章 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井产能计算模型

4.1 基本渗流规律

4.1.1 渗流具有启动压力梯度

4.1.2 渗透率具有变形介质特征

4.2 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井产能计算模型

4.2.1 远井地带渗流场及压力分布

4.2.2 近井地带渗流场及压力分布

4.2.3 人工压裂井产能公式

第五章 人工压裂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5.1 启动压力梯度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5.2 介质变形系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5.3 渗透率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5.4 生产压差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5.5 生产压差对油井采油指数的影响

5.6 人工压裂井增产效果分析

5.7 人工压裂井流入动态曲线分析

5.7.1 增产激活系数对油井流入动态的影响

5.7.2 增产激活半径对油井流入动态的影响

第六章 人工压裂井产能计算模型评价与应用

6.1 庄9井区模型评价与应用

6.1.1 油藏基本特征

6.1.2 油井产能模型评价与应用

6.2 白马南区模型评价与应用

6.2.1 油藏基本特征

6.2.2 油藏开采动态分析

6.2.3 油井产能模型评价与应用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低渗透油藏大规模开采阶段,高效合理开发低渗透油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石油开采的主要课题。低渗透油藏在常规开采方式下油井产量低或无产量,必须经过人工压裂之后才能获得可观的产能。
  论文首先扼要回顾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井产能分析的的发展历程,接着阐述了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渗流机理,接下来分析了现今主要的人工压裂增产技术,阐明其压裂增产机理。以此为基础,结合渗流理论,建立了人工压裂井产能计算模型,推导了人工压裂井产能计算公式,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系数等因素对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井产能的影响。最后以鄂尔多斯盆地内典型低渗透油田区块为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产能计算结果与区块实际产量范围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较好的精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