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6h】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的发展趋势

1.4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的预期结果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逻辑推理法

3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5 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情

4.1.1 贵校体育教育专业常年开设专修课程

4.1.2 在众多开设的专修课中,哪些项目没有必要开设

4.1.3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的认知情况

4.1.4 对本学校课程设置和各方面工作的评价

4.1.5 您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

4.1.6 乒羽网课程设置方法

4.1.7 乒羽网课程融合设置的优势

4.1.8 乒羽网专业课程融合设置难易程度

4.1.9 乒羽网专业课程融合设置困难原因

4.1.10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的能力

4.1.11 乒羽网学习中,何种教学模式更能提高技能水平

4.1.12 乒羽网专业课程融合设置可行性程度

4.2 5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对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4.2.1 贵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是否有针对性

4.2.2 强化开设以下哪些课程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有帮助

4.2.3 着重加强乒羽网专业课程对学生毕业的好处体现在何处

4.2.4 对贵校乒羽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做出科学评价

4.2.5 乒羽网专业教学实施情况

4.2.6 乒羽网专业教学实施形式

4.2.7 乒羽网专业课程考核形式

4.2.8 乒羽网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

4.2.9 乒羽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4.2.10 乒羽网专业紧密联系的措施

4.2.11 怎样实施乒羽网课程融合

4.2.12 乒羽网课程融合形成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

4.2.13 您对“复合型教育”培养模式的评价

4.2.14 贵校乒羽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开设看法和建议

4.3 事业单位对小球类“复合型人才”看法

4.3.1 平时参加体育项目名称

4.3.2 参加锻炼考虑的因素

4.3.3 锻炼场所

4.3.4 单位对小球类教师的亲睐度

4.3.5 学校声誉和技能谁更重要

4.3.6 贵单位一直何种招聘模式

4.3.7 何种招聘模式优势更大

4.3.8 何种人才难培养

4.3.9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学校培养人才方面的建议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展开▼

摘要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学校体育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原则的指导下,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高校通过挖掘各种资源,增加体育设施,改善运动条件,增添新项目、新内容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特别是高校体育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之后,在众多选项课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三个运动项目的课程赢得了高校大部分学生的青睐;通过对全国8所体育院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研,从中了解目前学生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课的喜爱程度,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对课上所学内容的需求等,从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视角阐述高校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必要性;由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又同属隔网、单臂持拍击球对抗性运动,在技术上有众多相似之处,根据运动技能学习的迁移理论,通过学习某一项技术,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然而,在众多体育院校中,难以找到一位三项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都精通的体育生,他们有精通的单一技能,但缺乏同时精通三项运动的复合技能,于是,学校培养这种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大都只注重对某一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综合的培养,在隔网对抗类项目(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人才的培养也同样如此,于是,培养出来的小球类运动项目方面的人才大多技能比较单一,然而,社会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复合型人才数量正在逐渐上升;相应的,对单一结构的小球类人才需要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于是,单一技术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出来了,一旦学校不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当毕业生毕业面临就业时,选择的范围就会大大地缩小,被录用的机率也减小,所以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社会需要与学校的培养脱节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当改变培养的方式,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多门小球技能综合培训的综合教育模式。
  本文将结合高等院校毕业生专业特点,以增加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导向,构建以岗位为平台,建立独具特色的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专业课程融合体系,并对此体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此体系实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且分析该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重要意义,以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与社会需要接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