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群落种间联结性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6h】

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群落种间联结性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黑果枸杞形态特征

1.2 黑果枸杞研究进展

1.3 种间联结性

1.3.1 种间联结性研究进展

1.3.2 种间联结性研究方法

1.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1.4.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4.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2 研究区植被种类及分布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调查

2.2.2 数据处理

2.2.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群落种间联结性研究

3.1.1 研究区植物种类

3.1.2 黑果枸杞群落种问总体关联性检验

3.1.3 黑果枸杞群落种对间联结性检验

3.1.4 黑果枸杞群落种对间关联度测定

3.1.5 黑果枸杞所在群落种对问相关性分析

3.2 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2.1 黑果枸杞种群的结构特征

3.2.2 黑果枸杞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3.2.3 不同生长阶段黑果枸杞种群空间关联性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群落种间联结性

4.2.2 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民勤荒漠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野生黑果枸杞是该地区的主要植被,但由于非法采摘,已严重影响了该地脆弱的荒漠植被系统,大部分地段的种群呈衰退趋势,科学保护和利用该种群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计算方差比率、种间关联度等值,对民勤荒漠区野生黑果枸杞所在群落物种种间的联结性进行检验并对关联度进行测定,将Ripley K函数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于野生黑果枸杞种群生态学研究中,旨在为野生黑果枸杞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所在群落植物种类较少、物种之间总体上表现为显著正关联。群落内主要有盐爪爪、白刺、红砂、中亚紫菀木等灌木;骆驼蒿、骆驼蓬、花花柴、西北针茅、黄花补血草、独行菜等多年生草本;碱蓬、平车前、毛马唐、雾滨藜、猪毛菜、砂蓝刺头等一年生草本。
  2.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所在群落x2检验结果显示,呈正联结的有54对,占总对数的40%,呈负联结的有78对,占总对数的57%,呈独立的有4对,占总对数的3%。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衡量种间的相关程度结果与x2检验结果基本一致。
  3.民勤荒漠区黑果枸杞在盐碱地、壤土地和半固定沙地3种生境条件下种群均呈衰退趋势。其中在盐碱地条件下,个体主要集中在Ⅱ、Ⅲ级,占黑果枸杞个体总数的67.5%;在壤土地条件下,个体也主要集中在Ⅱ、Ⅲ级,占总数的78.5%;在半固定沙地条件下,个体主要集中在Ⅰ、Ⅱ级,占总数的73%。
  4.在半固定沙地条件下各生长阶段均表现为随机分布、各龄级之间表现为无关联。在壤土地、盐碱地条件下由集聚分布逐渐趋于随机分布,相邻龄级之间表现为正关联、其余龄级对趋于无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