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代谢组学的麝香保心丸中人参皂苷类成分PK--PK研究
【6h】

基于代谢组学的麝香保心丸中人参皂苷类成分PK--PK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一、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二、中药复方药效动力学研究概况

三、中药复方的PK-PD研究概况

四、课题研究背景、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五、创新点

第二章 麝香保心丸中人参皂苷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

一、实验部分

(一)材料

(二)动物实验方案

(三)分析方法

二、实验结果及讨论

(一)药理学实验结果

(二)SBP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及讨论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SBP中人参皂苷类成分药效动力学研究

一、实验部分

(一)材料

(二)动物实验方案

(三)分析方法

二、实验结果及讨论

(一)各时间点MI生物标志物鉴定

(二)MI生物标志物总结及其与心梗相关的意义

(三)已鉴定的生物标志物-时间关系

(四)各给药组治疗心梗的疗效评价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麝香保心丸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PK-PD分析

一、数据处理

(一)疗效指数的建立

(二)合用指数的计算

(三)内源性生物标记物与中药成分的关联

(一)分析物与生物标志物的关联性及各组调控分析

(二)各给药组PK-PD的整体比较

(三)SBP中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PK-PD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药复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由两味或两味以上药材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组成,是中医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中药复方作用于人体是一个“干预系统(中药复方)-应答系统(生物机体)”相互作用整合的生物学过程。干预系统受到生物机体的作用而发生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ADME),而生物体受到干预系统的影响而产生药效或毒性。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明晰“干预系统”的组成及作用规律的重要手段。“应答系统”(生物机体系统)受“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作用后将会在内源性代谢物组上产生应答,而这种应答可以用代谢组学来准确表征。以代谢组学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药效指标的PK-PD研究着眼于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整体效应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两个系统关联起来,从而科学地解析两个系统相互整合的生物学过程,并解答中药复方体内药效物质的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整合作用机制等科学问题。
  麝香保心丸(Shexiang Baoxin Pill,SBP)由麝香、人参提取物、肉桂、苏合香、牛黄、蟾酥和冰片组成,临床用于冠心病的防治已有近40年历史。本课题采用基于代谢组学PK-PD研究方法,分析了SBP中5种人参皂苷类成分(Rg1、Re、Rb3、Rc及Rb1)在心肌梗死(MI)模型大鼠的PK-PD特征。首先研究各目标分析物及其在人参提取物(GE)组和SBP全方组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接着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整体评价了5种单一化合物组、GE组和SBP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疗效,并比较了各给药组治疗MI的机制差异。最后建立了全面评价MI治疗作用的疗效指数,并分析了各成分与生物标志物的关联性,以探讨SBP组中人参皂苷类的PK-PD的关联特性,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首先,采用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LC-QqQ/MS)测定了MI模型大鼠分别灌胃5种人参皂苷类的单体化合物、GE和SBP后各目标分析物的平均血药浓度,并计算PK参数。结果表明SBP组中各人参皂苷的相应给药剂量最小,但其AUC和AUCINF在各组中最大,且其相应的Tmax最小,说明SBP中存在促进人参皂苷类成分吸收的物质,体现了复方配伍的科学性。
  其次,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共鉴定了34个MI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反应、心肌肥大以及炎症反应等过程。分析34个已鉴定的生物标志物出现时间先后,发现早期生物标志物甘油磷酸乙醇胺和5个长期生物标志物(3-Methylxanthine、L-Tyrosine、Sphinganine、L-Phenylalanine和L-Valine)均与能量代谢异常相关,说明在MI后能量代谢紊乱是导致机体代谢异常的主要原因。5种人参皂苷类单体化合物组主要通过改善能量代谢紊乱治疗MI,GE组对心梗引起的梗死面积增大、能量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有治疗作用,而SBP组对心梗引起的梗死面积增大、能量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心肌肥大及氧化损伤均有治疗作用。但SBP组对于改善心梗后氧化损伤、纠正能量代谢紊乱和抑制梗死面积增大的作用均优于GE组。采用PLS-DA整体评价5种人参皂苷类单体化合物组、GE组及SBP组对于MI模型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疗效,发现麝香保心丸组对心梗大鼠的整体调控效果优于Rg1组、Rb3组、Rc组、Re组、Rb1组和人参提取物组,说明SBP较GE和5种人参皂苷单体化合物更适于治疗具有多发病机制特点的心肌梗死。
  最后,整合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了麝香保心丸中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PK-PD特征。为分析各目标分析物的PK-PD关联,我们建立了可以整体评价MI治疗效果的疗效指数,基于中效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了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在人参提取物及方中的合用指数,并对SBP和GE中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Re、Rc、Rb1与SBP治疗MI作用更加密切相关。由各组AUCC-T曲线与AUCE-T曲线,发现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AUCC与AUCE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比较GE组和SBP组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合用指数CI,并分析了各时间点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在SBP和GE中的关联性,结果发现SBP中5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在主要通过改善能量代谢紊乱发挥治疗MI作用,且SBP组中人参皂苷类协同作用强于GE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