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甲双胍对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6h】

二甲双胍对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者二甲双胍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与体脂、糖脂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谢副反应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第2代抗精神病药的广泛临床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效果。然而,由此引起的患者代谢综合征(MS)风险显著增加也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MS可导致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后果,对此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实践发现,二甲双胍作为一种肝脏胰岛素增敏剂,对多种代谢紊乱有预防、控制作用。在普通人群中,二甲双胍被广泛地用于降低血糖、控制肥胖或超重、血脂异常和其他代谢紊乱。大量精神分裂症人群中的研究也表明,二甲双胍能有效、安全地改善奥氮平引起的体重增加、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MS组分。但既往对二甲双胍在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者MS干预作用的评价,集中于其对体脂指标、糖脂代谢改善作用的考察,或从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来理解其干预机制。既往研究指标存在对MS预测能力不足、对二甲双胍干预机制产生涵盖不全的缺陷。
  异位脂肪沉积是指甘油三酯沉积在非脂肪组织如肝脏、骨骼肌等处,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其中,肝脏是易受异位脂肪沉积的主要内脏器官、也是糖脂代谢的核心器官。研究表明,肝脏脂肪含量(LFC)是MS预测能力最强的指标之一;肝脏脂肪堆积也是脂肪代谢紊乱中心说解释MS形成的最为重要的病理机制,并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起源与始动因素。因此,LFC应是二甲双胍干预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者MS效果的一个优化评价指标,同时也是理解其干预效应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研究试图以LFC为主要研究指标,通过对二甲双胍干预前后LFC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从肝脏脂肪的角度来考察与评价二甲双胍在降低患者MS风险方面的作用;通过LFC与既往研究中观察的体脂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变化趋势的平行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二甲双胍干预对LFC影响的临床意义及重要性;通过对LFC与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在干预前后变化趋势的关联性分析,来拓宽对二甲双胍干预作用产生机制的认识。
  方法:本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
  1、为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接受奥氮平治疗后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增加(≥7%)、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维持原有奥氮平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分别接受二甲双胍1000mg/d(干预组)、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干预时间16周。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8、12、16周末,采用MRI技术动态测量LFC,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LFC变化趋势的差异性。
  2、接受二甲双胍干预的患者,在测定干预前、干预后16周LFC的同时,测定体脂指标(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对干预前后LFC变化值与其他测定指标变化值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1、干预后各时点与干预前比较显示,二甲双胍组干预16周末时LFC低于干预前[(16.55±7.51)%vs(19.47士8.99)%,P=0.011],安慰剂组干预后各时点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
  2、重复测定方差分析显示,时间与药物治疗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8.437,P=0.007)。2组干预前后LFC变化值的组间差异性分析显示,二甲双胍组的LFC下降值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91士4.0)%vs(0.59士2.87)%]。
  3、干预后各时点与干预前比较显示,二甲双胍干预16周末时、在LFC下降的同时,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高比均显著降低。干预前后LFC变化值与腰围、腰围身高比的变化值正相关,而与体重、体重指数变化值的相关性不显著。
  4、干预后各时点与干预前比较显示,二甲双胍干预16周末时、在LFC下降的同时,血清甘油三酯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增高;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无显著变化。干预前后LFC变化值与血清甘油三酯的变化值正相关;而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值的相关性不显著。
  5、干预后各时点与干预前比较显示,二甲双胍干预16周末时、在LFC下降的同时,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干预前后LFC变化值与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值正相关。
  6、干预后各时点与干预前比较显示,二甲双胍干预16周末时、在LFC下降的同时,瘦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显著降低,脂联素水平显著增高。干预前后LFC的变化值,与瘦素的变化值正相关;与脂联素的变化值负相关;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变化值的相关性不显著。
  结论:二甲双胍对奥氮平治疗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者LFC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在二甲双胍干预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体重增加过程中,LFC降低的同时,伴有多项体脂指标、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水平、脂肪因子的显著改变;且与LFC的改变存在不同程度的量值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