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军队高龄离退休干部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
【6h】

军队高龄离退休干部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军队高龄离退休干部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特点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军队高龄离退休干部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和发展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中作为潜在标记物的应用

综述(二): 脑小血管病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病理表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人群的健康和卫生医疗备受关注。痴呆是高龄人群的高发疾病,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甚至对全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影响。痴呆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发病比例最高的前两种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是血管病变,和阿尔茨海默病相比属于可提前预防的痴呆类型。因此,血管性痴呆的提前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
  既往血管性痴呆的研究集中在大血管卒中后痴呆,这种痴呆临床表现多样,且多为突发事件,同源性差;而脑小血管病相关痴呆则弥补了上述不足,病变脑内散在发生,临床表现一致,且多为缓慢发生,便于痴呆发生发展过程的观察。因此,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成为研究血管性痴呆的良好模型。
  脑小血管病是累及脑内小动脉、小静脉、微动脉等小血管的疾病,在高龄人群中非常常见,通过影像学被发现,因而最初被认为是年龄相关的沉默的疾病,近年来才逐步发现和老年人群功能缺失和认知障碍关系密切。脑小血管病有多种病变类型,腔隙性梗死和白质损害是最常见的和研究最多的,而近年来微出血被发现也是其中重要的病变类型,也打破了脑小血管病是缺血性病变的局限。
  由于脑小血管病的概念建立时间较短并在不断更新,将其主要病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也主要集中在临床特点方面;将微出血作为脑小血管病的一部分的研究更是缺乏;此外,虽然脑小血管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增加,对8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的研究报道却很少。到目前为止尚未在国内发现上述的大样本研究。
  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背景、教育程度、医疗环境高度一致,目前基本都是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加上既往病历资料相对完整,无论从样本量、一致性和纵向研究方面都是很理想的脑小血管病研究对象。
  目的:
  本研究以患有脑小血管病的男性军队高龄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以微出血为研究重点,探讨高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疾病特点、临床表现和功能缺失;在此基础上,探讨以微出血为主的病变类型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和相关性;探讨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的潜在神经功能和结构变化,以增加对脑小血管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响因素、病情转归和潜在神经机制的了解,为该病的早期防治和早期诊断建立基础和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患脑小血管病的80岁以上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资料收集分析和随访观察,对脑小血管病在高龄患者中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对步态障碍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影像学扫描和包括总体认知水平及执行功能的多种量表评分测定,对高龄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以及和小血管病变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通过采用检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ALFF(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信号和功能连接信号,研究小血管病相关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时脑区功能活动的变化包括静息态网络的变化;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小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的白质微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
  1、临床特点上,高血压、吸烟、腔隙性梗死、白质损害与深部或幕下微出血病灶分布和发生相关;低胆固醇水平和严格脑叶分布的微出血灶及发生相关,肾小球滤过率和微出血病灶相关;临床表现上,认知障碍、步态障碍、非特异性症状所占比例较高;微出血数目、部位与定量步态参数和临床步态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2、认知障碍方面,认知正常组和轻度认知障碍组间比较,执行功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知正常组和痴呆组进行比较,执行功能和记忆功能间均有差异;认知正常组内分析已有病例出现执行功能障碍,主要为连线B异常和stroop试验异常;微出血数目、部位和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无相关性,和MoCA(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及执行功能有不同程度相关;基线严重白质损害、多发性微出血灶提高随访中发生痴呆或严重认知障碍的风险。
  3、认知障碍机制方面,将认知正常组、轻度认知障碍组和轻度痴呆组进行比较,ALFF信号在额叶、顶叶和后扣带回等区域存在信号变化,ALFF脑图与执行功能量表评分有相关性;轻度认知障碍组在背侧注意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均显示出功能连接信号的变化,静息态网络和执行功能量表相关;弥散张量成像显示各向异性分数在多个脑区有降低,平均扩散率有升高,且参数与执行量表评分相关;认知正常组内比较,执行功能异常者ALFF和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信号参数均有显著变化。
  结论:
  高龄患者的脑小血管病,受到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多种影响因素作用,其三种主要病变类型相互独立也相互影响。脑小血管病和其他器官小血管病变有相关性,临床表现多样,但以功能缺失如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为主。脑小血管病以执行障碍为主,尤其在早期时以执行障碍先出现。微出血、白质损害和认知障碍相关并影响其发展过程。脑小血管病的认知障碍早期在脑区已有功能活动变化,白质微结构和白质纤维束也出现损伤,完整性被破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