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腺导管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影像形态学特征的回顾性分析及其水脂比例分析
【6h】

胰腺导管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影像形态学特征的回顾性分析及其水脂比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胰腺导管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常规动脉增强CT 及磁共振的影像学表现

第二部分 3.0T 磁共振IDEAL 序列对正常胰腺水脂比例分析

第三部分 3.0T 磁共振IDEAL 序列对胰腺导管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水脂比例分析

全文总结

胰腺导管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 adenocarcinoma, PDAC)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块型胰腺炎(mass-forming focAlpancreatitis, MFP)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与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而且影像学上的表现与胰腺癌有较多重叠,故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然而,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预后大不相同。对这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PDAC和MFP在CT和MRI的影像形态学表现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3.0T MR IDEAL序列分析两者的水脂比例,旨在探讨PDAC和MFP的在影像形态学及化学成分分析上的特征,进一步提高对这两者的认识。
   第一部分 胰腺导管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常规动脉增强CT及磁共振的影像形态学表现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常规动脉增强CT及磁共振的影像形态学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我院外科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CT及MRI 资料,其中PDAC患者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5岁),MFP患者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5岁)。
   结果:48例PDAC及MFP患者年龄并没有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部分病人出现黄疸。PDAC患者中低分化6例,中分化27例,高分化2例。PDAC与MFP的强化方式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35);对不同病理分级的PDAC的强化方式进行两两比较,低分化与中分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2),中分化与高分化的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AC与MFP对血管的侵犯程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8);PDAC中低分化与中分化(P=0.001)及低分化与高分化间(P=0.036)对血管的侵犯程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DAC与MFP在强化方式和对血管的侵犯程度上并没有明显不同。强化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PDAC的分化程度。血管的侵犯程度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PDAC的病理分级。
   第二部分 3.0T 磁共振IDEAl序列对正常胰腺水脂比例分析
   目的:分析正常胰腺的水脂比例范围,及胰腺头与胰体、尾水脂含量的差异。
   方法: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20例健康志愿者,年龄在23~55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进行GE 3.0T MR IDEAl序列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信号强度测量,进行水脂比例分析,公式采用两种,一种是运用水相和脂相计算:水脂比例WF1=SW/SF;另一种计算方法利用IP 相和OP 相计算:WF2=(SIP+SOP)/(SIP-SOP)。SW是水相信号强度,SF是脂相信号强度,SIP是同相位信号强度,SOP是反相位信号强度。
   结果:运用公式一得结果胰头部WF1=7.97±0.95,胰腺体尾部WF1=8.04±0.81;公式二得结果胰头部WF2=11.51±1.62,胰腺体尾部WF2=11.35±1.52。运用t 检验法对同一公式下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检验,所得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与胰体部水脂比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公式二对胰头部和胰体尾部水脂比例的计算值明显大于公式一,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正常人胰腺头部与体尾部水脂比例大致相同。23~55岁正常人胰腺水脂比例没有明显不同。虽然年龄带宽较小,但为后期对疾病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第三部分 3.0T磁共振IDEAL序列对胰腺导管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水脂比例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水脂比例的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运用GE 3.0T MR 扫描仪对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的21例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进行IDEAl序列扫描,其中PDAC13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4岁,男性7例,女性6例;MFP患者8例,年龄47~60岁,平均年龄55岁,男性4例,女性4例。对所得图像进行信号强度测量,进行水脂比例分析,公式采用两种,一种是运用水相和脂相计算:水脂比例WF1=SW/SF;另一种计算方法利用IP 相和OP 相计算:WF2=(SIP+SOP)/(SIP-SOP)。SW是水相信号强度,SF是脂相信号强度,SIP是同相位信号强度,SOP是反相位信号强度。
   结果:运用公式一得结果PDACWF1=9.94±4.30,MFPWF1=5.08±1.39;公式二得结果PDACWF2=13.87±6.63,MFPWF2=5.73±1.82。运用非参数检验法对同一公式下PDAC和MFP的水脂比例进行检验,所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公式二对PDAC和MFP水脂比例的计算值明显大于公式一,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DAC与MFP的水脂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IDEAl序列分析水脂比例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