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BT静电纺/熔喷复合滤材的制备及其在血液过滤中的应用
【6h】

PBT静电纺/熔喷复合滤材的制备及其在血液过滤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血液与血液过滤

1.1.1 血液的组成

1.1.2 血液过滤

1.2 非织造过滤材料

1.2.1 过滤与纤维过滤材料

1.2.2 纤维材料过滤理论

1.2.3 非织造材料在过滤中的应用

1.3 静电纺技术及其在生物医用、过滤领域的应用研究

1.3.1 静电纺及其纳米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

1.3.2 静电纺应用研究总况

1.3.3 静电纺制备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

1.3.4 静电纺纳米过滤材料的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PBT静电纺/熔喷复合滤材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PBT静电纺/熔喷复合滤材的制备

2.2.4 滤材孔径与孔径分布

2.2.5 孔隙率

2.2.6 钠盐过滤效率

2.2.7 血液过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纤维过滤器过滤效率的理论推导

2.3.2 熔喷非织造基布的参数

2.3.3 熔喷、静电纺力容喷复合材料的气溶胶过滤性能

2.3.4 静电纺/熔喷复合材料的孔径尺寸及孔径分布

2.3.5 PBT熔喷/静电纺材料的血液过滤效率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BT静电纺/驻极熔喷复合滤材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熔喷基材的表面驻极

3.2.4 驻极后熔喷基材表面电压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表征

3.2.5 PBT静电纺/驻极熔喷滤材的制备

3.2.6 静电纺/驻极熔喷滤材纤维表面形态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驻极参数下驻极效果的研究

3.3.2 表面电荷残留随时间变化的分析

3.3.3 驻极参数对PBT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BT/再生丝素共混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再生丝素的制备

4.2.4 静电纺纺丝液的配置与共混静电纺制备

4.2.5 共混纳米纤维膜表面形态表征

4.2.6 红外光谱分析

4.2.7 X-射线衍射测试

4.2.8 共混纳米非织造材料亲水性评价

4.2.9 表面粗糙度的评价

4.2.10 溶失率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FA/DCM溶剂体系与甲酸体系下RSF可纺性对比

4.3.2 PBT/RSF共混静电纺膜的表面形态

4.3.3 共混材料FTIR分析

4.3.4 共混材料XRD分析

4.3.5 AFM表面形貌

4.3.6 接触角与润湿时间

4.3.7 共混膜的溶失率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BT/再生丝素静电纺材料的甲醇后处理及其安全性能的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甲醇处理

5.2.4 甲醇处理后共混纤维的FTIR、XRD

5.2.5 溶失率测试

5.2.6 孔径测试

5.2.7 甲醇处理后接触角

5.2.8 滤材浸出液pH值

5.2.9 滤材浸出液紫外吸光度

5.2.10 TFA/DCM残留量的色谱-质谱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甲醇处理后滤材的FTIR与XRD曲线

5.3.2 甲醇处理对溶失率的影响

5.3.3 甲醇处理对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5.3.4 甲醇处理对滤材孔径的影响

5.3.5 甲醇处理后接触角变化

5.3.6 滤材浸出液pH值

5.3.7 滤材浸出液紫外吸光度

5.3.8 TFA/DCM残留的色谱-质谱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静电纺/熔喷复合血液过滤器的设计及其过滤性能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2.3 滤材的制备

6.2.4 滤材溶血率的测试

6.2.5 滤材的消毒与灭菌

6.2.6 血液过滤器的制备

6.2.7 血液过滤

6.2.8 血液过滤效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溶血率分析

6.3.2 熔喷复合PBT/RSF静电纺与纯PBT静电纺滤器血液过滤效果的对比

6.3.3 熔喷/静电纺复合过滤器尺寸与过滤效果

6.3.4 熔喷与静电纺层厚度与过滤效果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与后续工作建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血液是维护人类新陈代谢、生命安全的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当人体血容量及血液成分含量不足时,人类的生命安全便受到威胁,需及时对血液进行补充。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输血安全已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目前输入血液大部分来自人们的爱心献血,异体血液在输入病人体内之前,除监控血型的吻合外,还仍需保证其血液中无危害病人的细胞、病毒等,避免通过输血导致疾病传播。目前研究证明,血液中白细胞的内部含发挥防御保护、机体免疫的白细胞抗原,且具有吞噬多种病毒的功能。因此如将献血者血液成分毫无保留的输入病人体内,极易引起献血者与受血者白细胞抗原的同种异体反应,且血液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MV)、疱疹病毒(EBV)、嗜T细胞病毒(HTLV)、乙肝丙肝病毒、HIV病毒等)都寄生于受感染人群的白细胞内。因此在输血之前通常需对血液进行过滤去除部分白细胞,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目前经过医学验证,低白细胞浓度血液在输血过程中可预防对红细胞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预防或延缓对白细胞抗原(HLA)同种免疫、预防高危人群的巨细胞病毒(CMV)传播。
  因此,在将献血者血液输入病人体内之前,需尽可能的去除其中的白细胞成分,保留有效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成分。研究证明,去除白细胞的最有效手段便是过滤法,采用的过滤基材以熔喷非织布为主。熔喷非织造纤维直径仅为几微米,纤维的无规杂乱排列更是有利于白细胞的筛滤和粘附。经熔喷血液过滤器过滤后,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可由109个/L降至105个/L~106个/L左右,这基本可满足大部分病人的需求,大大降低输血副反应的发生。但对于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病人、早产儿等低免疫力病人,输血安全与否仍是他们的致病原因之一。因此提供更低白细胞含量的血液,无疑可对这些低免疫力群病人提供更安全的保证。
  为获得更高的白细胞过滤效率,高性能滤材的制备和研究为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近年来,静电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通过静电纺技术,可方便地获得纳米级纤维,其在过滤领域的应用前景得到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制备静电纺高性能滤材,研究其在血液过滤上的应用。为了更充分地去除白细胞,将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与熔喷非织造材料进行复合使用,在结构上起到一种梯度过滤的效果。从静电纺材料的制备、静电纺与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复合、亲水性静电纺膜的共混纺丝、材料理化性能评价、血液过滤器设计制备及过滤性能表征等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了静电纺/熔喷复合血液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概括而言,本课题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作为接收基材接收PBT静电纺纤维,制备具有孔径梯度结构的PBT静电纺/熔喷复合材料。采用与市场上血液过滤器滤材一致的、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PBT为主要原材料,在静电纺/熔喷复合滤材的制备中,PBT熔喷非织造材料作为基材接收PBT静电纺纳米纤维。在使用前PBT熔喷非织造接收基材需进行驻极处理。PBT静电纺丝过程中采用三氟乙酸(TFA)和二氯甲烷(DCM)(1∶1体积混合)作为纺丝溶剂,实验表明当PBT浓度为14wt%时,PBT纳米纤维直径较小,表面均匀且无串珠,被认定为最佳纺丝浓度。PBT熔喷非织造材料表面进行驻极处理后,其表面携带高密度负电荷。实验表明,在静电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PBT熔喷驻极处理后有利于获得更细的纳米纤维和提高纳米纤维直径的均匀性。通过对驻极条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发现驻极电压、驻极时间与驻极距离分别为60kV、40s和8cm时,熔喷材料表面电压最大,之后用其接收的纳米纤维平均直径最细,标准方差最小。
  2.通过极差分析,优化静电纺/熔喷复合滤材的制备条件,并对复合滤材的血液过滤效果进行评价。为获得过滤性能优异的静电纺/熔喷复合滤材,首先通过纤维过滤器过滤机理分析,确定静电纺丝液浓度、静电纺丝液量及熔喷基布类型为影响过滤性能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滤材钠盐过滤效率为衡量指标,进行正交实验,通过极差分析可知,静电纺层的加入可使复合滤材较熔喷基布的过滤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稳定的静电纺可纺浓度范围内,选择尽可能低的纺丝液浓度有利于获得更高的过滤效率;虽然静电纺层的厚度大可获得高的过滤效率,但会导致滤阻和品质因素的降低,因此滤材厚度需根据实际应用灵活选择。三个影响因子中,纺丝液量(即静电纺层厚度)对材料最终的过滤效率影响最大。将静电纺/熔喷复合材料制备成血液过滤器,测试其血液过滤性能并与传统熔喷滤器进行对比可知,其滤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仅为4.88±2.34×104个/L,约是熔喷血液过滤器滤后白细胞含量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但红细胞的回收率略微下降,平均过滤时间由熔喷滤器的2.47min延长至65.48min。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静电纺层结构较熔喷更为致密;另一方面是由于静电纺层未经过亲水处理呈现疏水性,使血液在滤器中的润湿和铺展时间增长。因此用于血液过滤器的静电纺/熔喷复合材料还需经过进一步的亲水改性,来缩短血液过滤所需的时间。
  3.再生丝素(RSF)与PBT共混静电纺丝以改变PBT静电纺纳米材料的亲水性。在以上研究基础上,选择RSF与PBT进行共混静电纺丝改善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研究发现RSF可溶解于PBT的纺丝溶剂TFA/DCM中,从而无需在共混纺丝体系中引入新的溶剂,单一RSF成分在静电纺丝液浓度为16wt%时,获得的纤维表面光滑,相对直径较小且无串珠。采用16wt%的RSF与14wt%的PBT共混配置纺丝液,对5种PBT/RSF共混比例的静电纺膜进行测试,研究表明在共混过程中无新物质形成,且在相同的静电纺参数下,二者共混后所获的纤维平均直径小于PBT单独纺丝的纤维。当RSF在共混比例高于50∶50时,材料呈现良好的亲水性和润湿性。尤其是当RSF共混比例高于80∶20时,材料的亲水特性可与纯RSF静电纺膜媲美。RSF的加入在亲水基团的引入、结晶度的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大等方面使PBT/RSF共混静电纺膜的亲水性得到了改善。
  4.将PBT/RSF共混静电纺材料进行甲醇后处理,提高共混静电纺材料的稳定性,降低其溶失率。通过实验发现甲醇处理后RSF的分子构象由无规卷曲和α-螺旋结构转变为B-折叠结构的趋势。甲醇处理10min后,共混静电纺膜在37℃水浴溶解5h的溶失率小于5%,而在实际血液过滤过程中,血液的温度低于37℃,且过滤时间基本在1h以内,因此认为甲醇处理10min后,共混膜的溶失率会远低于5%,满足实验要求。甲醇处理除了引起纳米纤维膜溶失率的变化外,还会引起由于溶胀现象引发的材料孔径小幅度的降低。值得注意的是,甲醇处理后材料的瞬间接触角较未处理前更小且润湿时间更短,这主要是由于甲醇处理使共混膜RSF排列更为紧密,瞬时可接触的亲水基团数量增多,且纤维表面光滑程度下降亦是造成接触角变小的原因之一。
  5.对PBT/RSF共混静电纺材料的化学安全性、溶剂残留、溶血性等指标进行评价。从色谱质谱分析、滤材浸出液的pH值、250~320nm范围的紫外吸光光度值、溶血率等国家标准要求项目进行测试,对PBT/RSF共混静电纺膜用于血液过滤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色谱质谱分析可发现,共混静电纺膜制备过程中DCM得到了充分挥发,无DCM的特征离子发现,但存在TFA的特征离子,通过后续对静电纺膜进行甲醇处理和真空干燥,可使残留TFA得到进一步去除,残留量减少了约90%以上。对滤材浸出液进行测试,经过甲醇处理和48h真空干燥后的PBT/RSF共混静电纺膜浸出液的pH值与空白对照液之差均小于国家标准对血液过滤材料要求的1.5的安全范围,其在指定波长范围内吸光光度值均小于国家标准0.3的要求。而刚刚结束静电纺丝获得的共混膜由于内部存在纺丝溶剂残留则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溶血率测试结果表明,各混合比例的静电纺共混膜溶血率均小于国家标准5%,这说明RSF的加入不会引起对红细胞的破坏,且经过实验过程中的干燥除杂环节后,静电纺残留溶剂量对红细胞不存在显著威胁,满足国家标准对血液过滤器滤材的要求。
  6.将PBT/RSF共混静电纺膜与PBT熔喷非织造材料制备成血液过滤器,并对过滤器的血液过滤效果进行测试后。通过测试得到结论PBT/RSF静电纺复合血液过滤器滤后白细胞数量均在104个/L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滤后白细胞数量不高于1×106个/L的标准规定。与RSF的共混使100mL血液的过滤时间由70.56min缩短为38.77min。虽然仍远大于市场上PBT熔喷血液过滤的过滤时间,但考虑到其在白细胞过滤上的优良效果,认为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制备用于低免疫力病人输血的白细胞过滤器,白细胞的去除效果显得更为重要。此外,本课题还探讨了过滤器制备过程中静电纺层厚度不同、熔喷层数不同对最终过滤效果的影响。静电纺层厚度的增大可使其对血液中白细胞的拦截效果更佳,但同时使血液中功能成份红细胞的通过造成困难,尤其当静电纺层厚度达1.48mm后,红细胞的回收率仅为78.4%,远低于国家标准85%的要求,且静电纺厚度的增大会造成过滤时间的明显增长。另外,实验表明通过适当减少熔喷层数及血液过滤器直径可实现在不影响白细胞过滤效果的情况下,减少血液的损耗率,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