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鸻鹬类春季在黄海区域迁徙停歇地的能量积累
【6h】

鸻鹬类春季在黄海区域迁徙停歇地的能量积累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鸟类迁徙过程中的能量积累

1.1 迁徙过程中能量积累的意义

1.2 能量积累的形式和过程

1.3 影响能量积累的因素

1.4 能量积累对鸟类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2 鸟类迁徙停歇地的类型

2.1 临时休息地

2.2 能量补给地

3 鸟类迁徙的能量对策和时间对策

3.1 迁徙时间最短对策

3.2 迁徙能耗最小对策

3.3 运输能耗最小对策

4 研究意义及科学问题

4.1 研究意义

4.2 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地点和对象

1 研究地点

1.1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和黄海区域

1.2 崇明东滩

1.3 南堡滩涂

1.4 鸭绿江口

2 研究对象

2.1 红腹滨鹬

2.2 大滨鹬

2.3 红颈滨鹬

第三章 鸻鹬类在迁徙停歇地的能量积累模式及表型变化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点和对象

1.2 样品采集

1.3 身体组成分析

1.4 性别鉴定

1.5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红腹滨鹬的能量积累模式及表型变化

2.2 大滨鹬的能量积累模式及表型变化

2.3 红颈滨鹬的能量积累模式及表型变化

3 讨论

3.1 三段式的能量积累模式

3.2 营养器官的表型变化

3.3 繁殖活动的能量来源

3.4 生活史不同阶段的连带效应

4 小结

第四章 鸻鹬类在不同迁徙停歇地的停留时间和体重变化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点和对象

1.2 数据采集

1.3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4 种(亚种)鸻鹬类在两处停歇地的迁徙期

2.2 大滨鹬个体在两处停歇地的停留时间

2.3 4种(亚种)鸻鹬类在两处停歇地的体重变化

2.4 4种(亚种)鸻鹬类在离开两处停歇地时的预测飞行距离

3 讨论

3.1 长距离迁徙鸻鹬类对不同停歇地的利用方式

3.2 无线电追踪方法研究个体停留时间的可靠性

3.3 迁徙/停歇决定与迁徙策略的多样性

3.4 个体停留时间与种群数量

3.5 黄海区域南部和北部鸻鹬类能量积累的差异

4 小结

第五章 大滨鹬在不同迁徙停歇地的迁徙兴奋与定向行为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点和对象

1.2 定向笼实验

1.3 环境因子数据获取

1.4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迁徙兴奋及其影响因子

2.2 定向行为及其影响因子

3 讨论

3.1 迁徙兴奋的时间和地点差异

3.2 风与能量状况对日落前迁徙兴奋的影响

3.3 云层遮盖度与潮水对日落后迁徙兴奋的影响

3.4 定向行为及其影响因子

4 小结

第六章 大滨鹬在不同迁徙停歇地的能量积累速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点和对象

1.2 血样采集和处理

1.3 血浆代谢物浓度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血浆甘油三酸酯浓度的影响因子

2.2 血浆β-羟基丁酸浓度的影响因子

2.3 血浆甘油三酸酯与磷脂浓度比的影响因子

2.4 血浆尿酸浓度的影响因子

3 讨论

3.1 能量积累速率的地点差异

3.2 造成能量积累速率地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3.3 血浆代谢物浓度与体重及日期的关系

3.4 血浆代谢物浓度分析的应用

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展望

2.1 利用数量调查确定候鸟的能量补给地

2.2 利用追踪仪器确定候鸟的能量补给地

2.3 候鸟能量积累的调控机制

2.4 秋季迁徙期的能量积累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拟投稿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候鸟在长距离迁徙途中需要在一处或多处停歇地休息和补充能量。迁徙停歇地的丧失与退化是候乌面临的主要威胁。近十多年的鸟类调查工作表明,黄海区域的滩涂湿地是鸻鹬类重要的迁徙停歇地,每年有超过300万只饭鹬类迁徙季节在黄海区域停歇。然而,该区域不同迁徙停歇地对迁徙鸻鹬类在能量积累方面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以黄海区域南部的崇明东滩和黄海区域北部的鸭绿江口和南堡滩涂等重要迁徙停歇地为研究地点,以红腹滨鹬(Calidris canutus)、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为研究对象,采用种群数量调查、身体组成分析、飞行能量消耗模型、无线电追踪、定向笼实验、血浆代谢物分析等方法,从生理、行为和生态三个方面对鸻鹬类春季迁徙期在不同迁徙停歇地的能量积累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前人研究表明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在停歇地一般先积累蛋白质,后积累脂肪,能量积累呈现“两段式”模式;消化器官等与飞行无关的器官在长距离连续飞行前发生萎缩,以减轻飞行负重,减少飞行中的能量消耗。本研究表明,在飞往繁殖地前的最后一处能量补给地(黄海区域北部),红腹滨鹬piersmai亚种的能量积累表现为“三段式”:先主要积累蛋白质,再大量积累脂肪,最后再次积累蛋白质。大滨鹬的蛋白质积累与红腹滨鹬相似,呈现三段式;脂肪积累呈现两段式,前期较少,后期较多。红颈滨鹬的蛋白质积累呈现前期少后期多的模式,脂肪积累均匀地发生在体重增加的整个过程中。三种鸟类的营养器官在迁徙出发前都不发生萎缩。这种能量积累模式和表型变化可能与长距离迁徙鸻鹬类在高纬度繁殖地受到的能量和时间压力有关。在能量积累的后期快速积累大量蛋白质有助于减少整个停歇期间维持自身的能量消耗;营养器官的维持是蛋白质积累的结果,便于携带额外的能量和营养物到繁殖地,也可能节省到达繁殖地时进行器官重建的成本。本研究结果可能反映了候鸟生活史不同阶段间的连带效应,来自下一生活史阶段的选择压力也有可能影响当前阶段的生理生态状况。
  2)在黄海区域的南部和北部,三种鸻鹬类的迁徙期均接近或超过一个月,且同种鸟类在南部和北部的迁徙期有重叠。“跳跃式”迁徙物种的重叠期占其在南部迁徙期的比例大(约70%),“轻跳式”迁徙物种的重叠期占其在南部迁徙期的比例小(38%)。三种鸻鹬类种群在黄海区域南部的日平均体重随日期推移没有明显增加或增加缓慢,积累的能量较少,不足以直接飞到繁殖地;在黄海区域北部的日平均体重增加较快,积累了大量能量,足以直接飞到繁殖地。大滨鹬个体在黄海区域南部的停留时间仅有2.3±1.9天(n=40),而在黄海区域北部的停留时间为31.0±13.6天(n=22)。本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区域南部和北部的不同停歇地对于鸻鹬类春季迁徙的作用不同。黄海区域北部是重要的能量补给地;黄海区域南部是“跳跃式”迁徙物种的临时休息地,对于体弱的个体以及在天气恶劣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跳跃式”迁徙的物种有可能跳过南部的停歇地,而“轻跳式”迁徙的物种需要在南部和北部都进行停歇。
  3)在黄海区域南部,大滨鹬在顺风条件下的迁徙兴奋程度更高,这与野外观察中发现的鸻鹬类倾向于在顺风条件下出发、在逆风条件下停歇的结果一致,说明在黄海区域南部,鸻鹬类的迁徙可能主要受外部因素(如风况)影响。在黄海区域北部,大滨鹬的迁徙兴奋程度随日期推移而增强,体重及风况对迁徙兴奋没有正面影响;同时,数量调查和无线电追踪表明它们的迁徙出发日期集中于5月中下旬很短的时间窗内,这说明在黄海区域北部其迁徙活动可能受到内在节律的强烈影响。大滨鹬在定向笼中表现出的方向倾向与迁徙方向不一致,而是与地面风向相对,这说明它们在定向笼中的定向行为可能只反映了迎风起飞的习性,并不代表迁徙中的定向行为。大滨鹬的迁徙兴奋和定向行为不受能量积累状况的影响,但其迁徙兴奋的影响因素在不同停歇地存在差异,反映了在黄海区域南部和北部,鸻鹬类的迁徙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调控。
  4)与在黄海区域南部停歇的大滨鹬相比,在黄海区域北部停歇的大滨鹬血浆甘油三酸酯浓度更高,血浆β-羟基丁酸浓度更低,说明在黄海区域南部大滨鹬的能量积累速率低于黄海区域北部。同时,大滨鹬血浆甘油三酸酯和磷脂的浓度比在黄海区域北部高于南部,说明北部的食物质量可能优于南部,并且这可能是造成大滨鹬能量积累速率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从能量积累速率方面证明黄海区域北部是重要的能量补给地,同时表明优质的食物资源有可能是其成为能量补给地的原因。
  综合以上结果,黄海区域南北两处停歇地对于长距离迁徙鸻鹬类的能量积累有着不同作用:南部地区是临时休息地,鸻鹬类个体停留时间短,积累的能量少,能量积累速率慢,迁徙受外部因素影响大,对于体弱个体和在恶劣天气下有重要作用;北部地区是重要的能量补给地,鸻鹬类个体停留时间长,积累大量能量,能量积累速率快,迁徙受内在节律影响大。在飞往繁殖地之前的最后一处迁徙停歇地黄海区域北部,鸻鹬类的生理及行为不仅反映了迁徙途中的选择压力,也有可能反映了来自繁殖地的选择压力,为生活史不同阶段间的连带效应提供了佐证。

著录项

  • 作者

    华宁;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生态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马志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Q959.727.08;
  • 关键词

    鸻鹬类候鸟; 迁徙停歇地; 能量积累; 春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