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非洲援助外交面临的挑战与调整
【6h】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非洲援助外交面临的挑战与调整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对非援助在中非交往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对非援助外交受到新时期战略决策的影响,逐步完成了意识形态从强调到弱化、交流领域从单一到多元及合作性质从注重经济援助到强调互利双赢的三重转变。这一转变推动了中非关系完成了从援助——被援助关系到合作伙伴关系的转型。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分阶段观察对非援助外交与相应时期对非外交整体目标实现情况的关联度,发现对非外交的状态与对非援助存在密切关系。然而对非援助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的延续与变化造成的客观局面,却对对非援助外交的理念和实践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挑战。表现在人权与民主的非议、互利援助下的贸易问题、援助主体多元化后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援助重经济目标轻多层互动导致的中非民问关系问题等方面,因此,在对非援助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顺应改革开放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新形势,调整对非援助外交的理念与实践就成了一种必须。如适度调整“不干涉”的绝对状态,有原则有条件地介入非洲事态;贸易上自我限制,并加强对非洲国家的能力援助;通过企业自律和政府规范,加强在非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理解非洲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关注多轨道外交的补充作用,重视文化援助与文化沟通,开展全方位外交;最后,考虑到利益上的攸关性,注意与西方其他援助主体的合作,保证对非援助外交的顺利进行。
  今后,鉴于中非关系的转型和援助的时效性,中国对非援助外交在继续坚持对非援助的核心理念,为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之时,需要尽早谋划长远的全方位的对非外交战略,主动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非关系的新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