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朝鲜赴清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研究
【6h】

朝鲜赴清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清初中朝文人的文化交流及其历史背景——以崇德、顺治、康熙时期为中心

第一节明清更替朝鲜王朝对华心理的嬗变概述

第二节清初文人对朝鲜文化的关注

第三节朝鲜使臣在清朝的文化活动及与清代文人的初交

小结

第二章清代中叶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以乾隆嘉庆时期为中心

第一节从《燕行录》看清代中叶朝鲜使臣的对华心理

第二节清代中叶朝鲜使臣和中国文人的交往

第三节洪大容与清代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朴齐家、柳得恭与清代文人的交往

小结

第三章清代晚期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以嘉庆中后期及道、咸、同时期为中心

第一节清代晚期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

第二节晚清中朝文人交往的明镜:《韩客诗存》

一、董文焕辑《韩客诗录》的缘由

二、董文焕的“野心”及其选诗标准

三、《韩客诗存》的成书及其结构

第三节从《韩客诗存》看晚清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特点

小结

余论 清末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以光绪时期(至1894年为止)为中心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从1637年朝鲜王朝正式确立与清朝政府的宗藩关系,并开始向清朝派遣朝贡使团,至1895年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放弃宗主权承认朝鲜王朝独立为止,历时二百五十八年,期间两国互有使臣来往,其中朝鲜王朝共向清政府派出定期使团500余次。在出使期间,朝鲜赴清使臣们与清代文人进行了频繁的文学往来,并在中朝交往史上留下了许多诚挚感人的佳话。他们主要通过笔谈、书信等形式往来,其交往内容包括诗文唱和、互赠作品、互相题赠诗词、思想交流等,范围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科技、文学、宗教、民俗、天文、地理等众多方面。 本文以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交往时所留下的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兼以朝鲜使臣所著的一部分纪行作品——燕行录作为补充,在特定时代的相关政治、历史、文化等背景下,按照朝鲜使臣对清代的观感与心理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脉络,对整个清代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片断加以连贯,使不同时期的交往特点的变化清晰化。总体而言,朝鲜使臣对清朝的观感从抵制厌恶,逐渐变为开始接受,最后更是转为亲近依赖,与此相对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也经过了从不屑到乐于接触再到主动拜访、渴求建立交往关系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清初与清季的交往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都呈现了政治性较强的特点,而清代晚期的交往则是中期的广泛化、深入化、亲密化,即是中期的延续。通过对朝鲜使臣与清代文人的交往的解读与梳理过程,对我们在现当代如何正确看待与韩国的关系颇有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