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入狱贬谪与刘长卿诗歌研究
【6h】

入狱贬谪与刘长卿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刘长卿入狱及两遭贬谪始末

一、刘长卿入狱和首次被贬经过

二、刘长卿的第二次贬谪

第二章刘长卿两遭贬谪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一)、专制制度的决定作用

(二)、传统儒家文化的浸润

(三)、盛中唐之交社会状况的影响

二、自身原因

(一)、“直道”为官,耿介做人的勇者精神

(二)、百折不挠、报效国家,体恤百姓的匹夫之责

第三章从贬谪文学角度透视刘长卿诗歌

一、第一次贬谪之前的诗歌

(一)、表达久试不第的心情及远大志向和抱负

(二)、反映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及作者对国家的忧虑

(三)、宁静清幽的山水诗等其它诗歌

二、第一次遭贬时期的诗歌

(一)、狱中之诗

(二)、逐臣悲歌

(三)、寄情山水,抚慰心灵创伤

三、首次被贬归来到再次被贬之前的诗歌

四、第二次贬谪时期的诗歌

(一)、去职、等待按覆期间

(二)、贬途中

(三)、在睦州贬所

五、贬谪生涯完全结束后的诗歌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刘长卿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是盛中唐之交的诗人,其诗在唐诗发展中承先启后的地位不容低估,比较完整、充分地展现了他由盛唐向中唐过渡的痕迹。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命运坎坷,曾蒙冤入狱,两遭贬谪,贬谪事件耗费了他约16年的光阴,贬谪在他的心中、诗歌里均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另外,文学史上对刘长卿的评价也存在诸多分歧,几套文学史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贬谪经历对刘长卿其人及其诗歌造成了重大影响,认为他的诗充斥着贬谪漂流的感慨和牢骚,但也共同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刘长卿在逆境中,尤其是蒙冤入狱、被贬之时对命运的挣扎、不屈服和抗争。刘长卿的一生是不幸的,从盛唐的繁华猛然跌入中唐的战乱之中,各种感情交织于胸中,流淌在诗歌里,尤其是他曾两次蒙冤被贬,无罪系于长洲狱中,这种异于常人的经历,使他的诗歌变得愈发感人。刘长卿今存诗509首,蕴含着他无处施展的满腔报负,风餐露宿的艰辛,忠而被贬的凄楚,忧国忧民的沉痛,为父尚慈的真情;诗风含蓄蕴藉、深婉凄美,境界清空,正体现了诗人由盛唐向中唐过渡的特征。诗人的经历决定了他的创作视野,尽管他主观上叹息自己的遭遇,他的诗在客观上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冰冷残酷的社会现实,对我们认识诗人、诗歌及那个时代都有重要作用。刘长卿诗中对其贬谪遭遇的反映,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贬谪给刘长卿个人带来的痛苦,以及他在这种境遇中的不屈与抗争,更可以了解当时文人的心迹和真实生活状况。本文拟在熟读文本,洞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刘长卿生活的时代背景,以贬谪为着眼点,透视他的诗歌,展示出他在以入狱及两次蒙冤贬谪事件为主的逆境中的心灵历程,凸现盛中唐之交特殊历史环境下中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史料及考证的基础上对刘长卿入狱及两遭贬谪始末进行了论述。首先交待了作者生平,其次对“贬谪”及“贬谪文学”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别对刘长卿入狱及两次贬谪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第二部分从社会和刘长卿自身这两个方面对刘长卿两遭贬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社会原因包括专制制度的决定作用,传统儒家文化的浸润,盛中唐之交的社会状况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因素,而盛中唐之交的社会状况的影响又细分为两点:官场黑暗和文人不受重视。自身原因有两条:“直道”为官,耿介做人的勇者精神;百折不挠、报效国家,体恤百姓的匹夫之责。 第三部分从贬谪文学角度透视刘长卿诗歌,探求作者诗歌创作中的心理历程。该章以时间为序,从贬谪文学的角度入手把刘长卿的诗歌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次贬谪之前的诗歌,第一次遭贬时期的诗歌,首次被贬归来到再次被贬之前的诗歌,第二次贬谪时期的诗歌,贬谪生涯完全结束后的诗歌。把刘长卿入狱和贬谪期间的诗歌放到作者的整个人生长河中去考察,以求在诗歌中发现他情感变化的轨迹。本章的重点在两次遭贬时期的诗歌,具体来说,第一次遭贬时期的诗歌包括狱中之诗,逐臣悲歌,寄情山水、抚慰心灵创伤之诗;第二次贬谪时期的诗歌分为去职、等待按覆期间,贬途中,在睦州贬所三个时期。 希望通过此文及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使大家对诗人刘长卿及其诗作认识更加清晰,评价更为公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