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6h】

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人类社会的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之一就是语言的多样性。外语作为国际间语言文化交流的主要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体现各国的主流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取向,同时也强烈地反映出不同语言在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版图中的历史演变、空间分布及社会影响力。研究比较国外发达国家近期制定的外语教育政策对我国开展新时期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本论文主要从国家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国外发达国家近期制定的外语教育政策与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多元视角、分析探讨学校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在实现国家战略中的作用和影响。涵盖了以下九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阐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论文内容的体系架构,论文关键词语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重点探讨了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国际背景:主要从现代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变化最突出的几个时代特征,即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全球化的发展、后现代思想和多元文化思潮以及国际移民浪潮,论述了它们对各国外语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多重影响。
   第三章在综合评述国内外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应采取的观念取向。第一,借鉴教育政策理论扩宽了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视野,不仅关注外语教育政策文本的内容,还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开展政策评价。第二,根据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外语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与之协调发展。借助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使我们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评估论证外语教育政策。第三,语言生态观倡导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地维护和发展语言多样性,调整人们意识形态中的语言价值观。语言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是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条件,也是外语教育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基础。第四,马列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没有阶级性的,是一种全民现象,但是外语教育,就不仅仅是全民现象,而是实现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工具。新中国语言观则是对马列主义语言观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应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出发点,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
   第四章从文化多样性、语言权利、社会身份认同、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商业经济和语言消费等方面探讨了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多元化社会视角。正确的外语教育政策应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活力,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应有利于促进文化多元化繁荣发展,有利于培养大量国家发展所需的具有良好外语素养及宽阔国际视野的各类人才,有利于促进国民学会学习,提高再学习的能力,实现终身教育及人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障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国际政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章阐述了欧洲近现代历史以及多样化的社会语言现实,比较分析了欧洲学校外语教育低龄化和语种多样化的特点。《欧洲语言教育政策制定指南》以及奥地利外语教育政策国家报告的案例分析阐明了21世纪欧洲教育政策的核心是强调外语学习的社会和政治功能,促进欧盟民主公民权的教育和社会融合,致力于个人多语能力的终身发展。以《21世纪欧洲外语教师教育纲要》为代表的欧洲外语教师教育政策建立了统一的欧洲外语教师教育基准,欧洲外语教育政策规划在行政立法、机构设置、语言教育政策工具形成和评价过程等方面对我国制定、实施外语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具有重大的启示。
   第六章深入比较了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美国移民社会的多种族和语言多样性是外语教育发展的有利资源,通过对美国学校外语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以及联邦政府外语教育政策立法演变的比较分析,阐明美国国家语言政策从强调英语中心主义的单边政策到重视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的变化。联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特色的外语教育政策,充分发挥了其在语言规划上的主体导向作用,从立法和行政的高度保障外语教育的发展,外语教育和国际教育并重。外语教育政策规划主体性明确,机构设置比较完善。外语课程的《5Cs标准》体现了美国当代最新语言习得理论,代表了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美国外语教师教育政策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统一发展,以可持续的、不间断的、终身发展为目标,这些是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规划工作的有益借鉴。
   第七章首先探讨了澳大利亚学校外语教育发展的简史,外语教育从面向精英群体到面向全体学生的重大转变体现了澳大利亚多元化文化政策。其次分析了澳洲语言教育政策三种社会因素:宪法对多元化政策的推动、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的驱动、社会融合的要求。澳洲外语教育政策多为指导性的政策而非强制性的立法,使得优质外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和持续还存在较多客观上的阻碍。但是澳洲政府在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方面重视外语教育宏观层面的规划工作,无论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国家语言政策》还是90年代《亚洲语言发展策略》和《非英语语言教育申明》,还是本世纪的初叶《学校外语教育计划2005-2008》,国家层面的外语教育政策和各州、行政地区的教育机构出台的一系列的外语教育政策和措施,从制度上保证了外语教育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通过统一的外语课程框架的颁布,优秀外语教师教学标准的建设,使全澳的外语课程设计,教学评估和教学方法能够取得共性。国家层面的语言政策强调外语教育在多语种的社会中促进国民团结,反对种族歧视,追求平等、公正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些都是对我国开展新时期外语教育规划工作具有重大启示。
   第八章主要回顾和评析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发展历程和相关教育政策。回顾了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目前外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若干建议建言:新时期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中长期教育方针指导;要努力提升我国外语教育现代化社会义明内涵;新时期外语教育政策应促进多元文化的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的输入或输出;外语教育政策规划需要科学、系统、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方法等。
   第九章紧密结合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际需要,论证了我国未来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及培养要求,并且为建构新时期我国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在基木原则,优化政策规划的主体、客体及政策环境以及外语教育人口规划、语种规划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言。在新时期制定我国的中长期外语教育发展规划,不仪需要考虑考虑到外语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还应该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长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级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及要求,统筹兼顾国家发展需要及公民人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