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文教学的“质疑”研究——新课程下师生发展的视点
【6h】

语文教学的“质疑”研究——新课程下师生发展的视点

代理获取

摘要

疑是学之始,思之端。语文新课程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清楚地表明了质疑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理想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的关键。质疑之于教师发展是否有意义以及有着怎样的意义,同样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语文教学场域中的质疑进行以新课程师生发展为视点的研究,以此来审视质疑现状,探讨质疑意义,反思质疑得失,优化质疑行为,使师生的生命在质疑中焕发新的光彩。围绕此研究主题,论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笔者从研究背景谈起,追溯了本文的研究动机,探讨了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拟定了本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四种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概念、研究源流及理论依据。包括对“质疑”、“学力”、“教师专业发展”等重要概念的界定,对本研究的视域界说;对国内外质疑研究文献的整理综述;对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论、多元智力理论、超越课程论、解构主义理论等与质疑相关的理论基础的系统阐释。
   第三部分,质疑中的学生发展:学习方式与学力。首先,从新课程改革和学生学力两个层面探讨质疑之于学生发展的“应然性”要求;其次,综合运用文本实录、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等研究方法从学生层面对H校展开实证调研,以此审视质疑教学的实然情状;再次,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悄然应用和学生学力确然提升的角度乐议质疑教学的正性优长,从学生质疑问题整体水平偏低且系统质疑指导缺失的角度反思质疑教学的负性不足;提出唤醒并加强学生质疑意识,创设安全、自由质疑环境,充分利用学生同侪资源等七条相应的质疑实施优化策略。
   第四部分,质疑中的教师发展:角色与知能。首先,从质疑有效促进教师角色转换和知能结构调整的角度探讨质疑教学的应然需要;其次,通过对H校进行教师层面的质疑教学实证调研,对教师的质疑实践行为进行量化呈现与质性描述;再次,从教师学习促进者、课程开发者等角色的实然担当和教师自身批判质疑能力的实然欠缺角度进行反思,提出给予更多学校支持、及时树立教师典型并引入激励机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等具较强针对性及普适性的策略建议。
   第五部分,结语。归纳了本研究的结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较具前瞻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