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
【6h】

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

代理获取

摘要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世界殷切期盼的美好愿景。中国的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两个文明”,到党的十三大明确把“文明、富强、民主”作为奋斗目标,到胡锦涛同志提出“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应运而出,求索的过程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知发展过程。和谐是一种思维理念,和谐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谐是一种治国方略。思维理念需要开放热情的情感和意志,社会规范需要坚定高尚的情感和理性,治国方略需要开拓无畏的情感和睿智。人以道德自律毅然坚守在世界上,而道德情感从人自身的心灵体验出发,深化道德认知、引发道德行为、支撑道德意志,完善道德人格,在人的道德品质塑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由宽容的社会环境使得情感从个人身体中更多的释放出来,置身在网状的世界中,在社会,生态,自我等层面上自由表达,情感的现实意义愈加重要。和谐社会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与人类道德情感之间有着内在协同性。另外,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人群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他们的道德情感的关注和培养应当是道德情感培养整体机制建设的重点。因此,分析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规律以及这一群体道德情感的独特性,在了解和把握了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当代形态的情况下,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和谐社会基本内涵为诉求,确定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目标,才能以此为定向传承和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宜的道德情感内容,在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中,有效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