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河口外沙里泓地形的形成演变及其在河口整治开发中的作用
【6h】

长江河口外沙里泓地形的形成演变及其在河口整治开发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科学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河口地貌演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河口沙洲成因的研究现状

1.2.3长江口涨潮槽的研究现状

1.2.4本文所涉及区域河床演变的研究现状

1.3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区域背景与研究方法

2.1区域背景

2.1.1长江口发育过程

2.1.2来水、来沙条件

2.2研究区域的选取

2.3研究方法

第三章长江口外沙里泓地形的形成与演变

3.1南支扁担沙、新桥水道河段

3.1.1水沙特征

3.1.2河床演变特征

3.1.3南支“外沙里泓”效应

3.1.4问题讨论

3.2北港六滧沙脊(又称堡镇沙)、六滧涨潮槽河段

3.2.1水沙特征

3.2.2河段河槽演变

3.2.3“外沙里泓”效应

3.2.4问题讨论

3.3南港瑞丰沙嘴、长兴南小泓河段

3.3.1水沙特征

3.3.2瑞丰沙嘴的演变

3.3.3长兴南小泓的形成与演变

3.3.4“外沙里泓”效应

3.3.5讨论

第四章外沙里泓形成机理

4.1涨落潮流路分歧

4.2外沙里泓河段水文、泥沙特征

4.3地貌特征相关分析

4.4外沙里泓地形形成机理

第五章长江河口外沙里泓效应在河口整治开发中的作用

5.1河口治理原则

5.2外沙里泓地形的维持条件

5.3长江河口外沙里泓河段整治,开发与利用

5.3.1崇明南沿新桥水道岸段

5.3.2崇明南沿六滧涨潮槽岸段

5.3.3长兴南沿南小泓岸段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上海港在国内和国际航运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全港的货运量已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三位,上海港的发展对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长江口航道水深不足、深水岸线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上海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长江口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的港口、岸线资源尚未得以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岸段部分集中在外沙里泓河段,具有一定的水深条件和开发利用前景。基于此,对于长江口外沙里泓河段的深水岸线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现场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利用GIS技术、数理统计法,从动力、沉积、地貌等方面着手,通过对长江河口典型外沙里泓地形的形成演变过程分析,研究外沙里泓地形的形成机理及其在河口整治开发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1.长江河口三个典型外沙里泓河段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似性,其前提都有沙脊形成并分隔河槽,使河槽形成涨潮槽-沙脊-落潮槽的复式格局,在落潮流作用下沙脊下延北移,外沙罩泓效应显现。 2.南支扁担沙、新桥水道河段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外沙里泓地形:北港六激沙脊、六激涨潮槽河段在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外沙里泓地形;南港瑞丰沙嘴、长兴南小泓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外沙里泓地形。近年来,南支下扁担沙处于不稳定态势,南港瑞丰沙下沙体遭水流北偏冲刷及人为挖砂的影响,外沙里泓河势受到破坏。 3.外沙里泓地形形成一般模式:在开阔的长江河口,强大的涨落潮流在科氏力作用下,流路发生分歧,其间出现缓流区,泥沙易于落淤,形成沙脊,在丰富的泥沙供应条件下,沙脊不断淤涨下延,发展成涨潮流在北、落潮流在南的复式河槽。沙脊向北淤涨,涨潮槽宽度束狭,水深增加,岸滩受冲,外沙里泓效应显现。 4.维持外沙里泓地形的条件:保持上口通道有一定的径流量进入涨潮槽;控制浅滩串沟的位置、宽度;严禁无序不合理的采砂行为。 5.外沙里泓河段具有一定的建港条件和开发利用前景。南支河段的整治重点是建设护滩工程稳定扁担沙体及扁担沙通道,维持南北港分流比均衡;北港河段的整治开发可采用开挖方案或促淤圈围方案,笔者推荐开挖方案;南港河段的整治重点是保护瑞丰沙体的稳定,维持两岸的深水岸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