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品安全治理中行为选择的动力机制研究——以2006年上海“多宝鱼事件”为个案
【6h】

食品安全治理中行为选择的动力机制研究——以2006年上海“多宝鱼事件”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背景

1.3文献综述

1.4本文采用的研究视角

1.5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二章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2.1政府整治食品安全的行为特点

2.2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的动力机制

2.3小结

第三章企业的行为选择分析

3.1食品企业的现状

3.2企业采取食品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分析

3.3企业选择食品安全行为动因分析

3.4小结

第四章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

4.1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的调查

4.2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的特点

4.3市民食品不安全行为根源分析

4.4小结

第五章结论和讨论

5.1结论

5.2讨论:本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食品安全治理中行为选择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食品安全既要靠政府的监管和治理,也要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更要靠每一个市民的理智消费理念和行动。政府是食品安全的主导监管者,监管力度和举措缘于多种力量的博弈,包括社会责任的压力、公共物品的供给、政绩考核的引导、大众市民的诉求,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承担了裁判者、经营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企业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提供人,是政府食品安全政策的监管重点,也是公众社会监督的重要指向。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行为受政府、公众、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其他因素。在社会转型期阶段,市民一方面成为日益严重的食品污染的承受者,一方面以落后的消费理念支撑着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的作用除了保护自身消费权益外,对外还集中体现在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导向作用和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