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眩晕宁胶囊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实验研究
【6h】

眩晕宁胶囊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陕西中医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理论研究一、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理论研究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理论研究三、眩晕的病源分类

临床观察一、临证体会

临床观察二、眩晕宁胶囊的临床应用

临床观察三、典型病案回顾

实验研究一、实验材料

实验研究二、实验方法

实验研究三、实验结果

讨论一、组方依据及方药探讨

讨论二、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制作

讨论三、实验结果分析

讨论四、眩晕宁胶囊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可能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概述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认识,阐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乃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机关键理论,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眩晕宁胶囊(XYN-Capsule)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可能作用机理。 材料与方法: 清洁级SD大鼠7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300±20g,随机分成6组(每组n=12):假手术组、模型组、西比灵组、眩晕宁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分组后10d内(除假手术组外)给予脂肪乳剂5ml/kg剂量,每日灌胃一次以造成痰浊中阻证动物模型,直到分组后第11d,进行VBI性眩晕模型制作,之后进行药物治疗。 结果: 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p<0.01);眩晕宁胶囊大、中剂量组和西比灵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但眩晕宁胶囊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与西比灵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SOD活性及血清N0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眩晕宁胶囊大、中剂量组及西比灵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眩晕宁胶囊大、中剂量组与西比灵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眩晕宁胶囊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脑供血;眩晕宁胶囊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清NO含量,扩张脑血管,以及提高脑组织SOD活性,清除自由基,减轻超氧化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