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外周末制中文学校教材编写研究——以悉尼两所学校所使用的三套教材为例
【6h】

海外周末制中文学校教材编写研究——以悉尼两所学校所使用的三套教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缘起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

1.4研究方法及问卷设计

第二章 三套教材的对比分析

2.1教材概况

2.2版式装帧与整体编排

2.3话题选择

2.4课文部分

2.5生词部分

2.6汉字部分

2.7文化部分

2.8总体评价

2.9本章小结

第三章 澳大利亚周末学校的环境因素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影响

3.1社会环境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影响

3.2教学环境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影响

3.3学生情况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

4.1调查和分析结果

4.2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4.3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华校随之发展壮大。但是各类华校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缺乏合适教材的严峻问题。本文以悉尼两所周末制中文学校所使用的三套教材《朗朗中文》《马立平中文》和《中文》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教材本身对比分析、对教材使用者真实评价的调查以及海外周末制中文学校的环境因素分析,对针对周末学校的教材编写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在对教材做实际内容的对比分析时发现,《朗朗中文》和《马立平中文》比较具有针对性,内容编写、整体编排和阶段学习重点等都是根据使用者的年龄、心理、语言背景和使用环境等情况进行设置的。相比而言,《中文》的针对性就显得比较弱。而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学生和教师对《朗朗中文》和《马立平中文》的评价都高于《中文》。本文以上述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而对周末中文学校的特殊环境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影响进行分析,对针对周末学校的教材编写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教材针对性;增加教材趣味性;学习材料及其呈现方式多样化;控制汉字和生词的数量和难度;采用“先认后写,多认少写”的汉字学习方式;完善教师用书;重视中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内容;采用中外合编的方式进行教材编写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