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涉罪未成年人“三非”处遇问题研究——处遇公平性视角
【6h】

涉罪未成年人“三非”处遇问题研究——处遇公平性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涉罪未成年人“三非”处遇概述

第一节 处遇的概念

第二节 涉罪未成年人“三非”处遇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涉罪未成年人处遇域外考察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三非”处遇的现状

一、非上海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前羁押率高

二、非上海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率低

三、非上海籍未成年被告人缓刑适用率低

四、非上海籍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落实难

第三章 未成年人司法处遇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执法理念层面原因

第二节 现行立法层面的原因

第三节 福利保障社会支持层面原因

第四节 实践操作层面原因

第四章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处遇制度的建构与完善

第一节 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非刑罚处遇体系

第二节 建立未成年人司法、社会保护的专门机构

第三节 建立以监护支持为核心的未成年人福利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刑事法所推崇的谦抑性、刑罚轻缓化的司法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各个环节,依法减少判刑,扩大非罪处理;非判刑不可的依法减少监禁刑,扩大适用非监禁刑和缓刑的刑事政策为立法和司法实践所推崇,并逐步被确立为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法律规定。然而,相较于具有本地户籍的外来未成年人,“户籍二元化”带来的“同龄不同罚”的司法保护不平等现象十分突出,不仅成为刑事立法与司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对相关国际准则以及域外主要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未成年人刑事处遇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外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突出的上海市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的相关数据以及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当前涉罪未成年人“户籍二元化”所带来的司法处遇差别的突出问题和背后的原因,进而立足涉罪未成年人处遇公平视角,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涉罪未成年人“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以下简称“三非”)处遇模式的具体建构,以期对实现涉罪未成年人司法处遇的平等对待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