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属-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期随访对比
【6h】

金属-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期随访对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1.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手术主要步骤方法

2.2.1 大直径球头关节全髋置换术

2.2.2 髓关节表面置换术

2.3 术后处理

2.4 数据采集与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总体概况

3.1.1.患者基本信息

3.1.2.术前两组髋关节Harris标准评分

3.2 临床结果

3.2.1 临床并发症情况

3.2.2 随访两组患者,测量比较手术疤痕长度

3.2.3 随访两组患者Harris评价标准评分

3.2.4 随访两组患者,测量比较髓关节活动度

3.2.5 随访两组患者,进行SF-36 short form评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全身生活质量情况

3.2.6 患者Harris评分与SF-36 Short form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4.讨论

4.1 术前患者选择和禁忌症

4.2 手术入路

4.3 术中生物力学重建

4.4 术后康复

4.5 临床效果

4.5.1 大球头全髋置换和表面置换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

4.5.2 大球头全髋置换和表面置换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疗效

4.5.3 大球头全髋置换和表面置换对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

4.5.4 大球头全髋置换和表面置换对强直性关节炎患者疗效

4.6 术后并发症

4.6.1 脱位

4.6.2 炎性假瘤

4.6.3 金属离子

4.6.4 股骨颈骨折

4.6.5 股骨颈缩窄

4.7 假体生存率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金属-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金属-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势并比较两者的中期随访结果。
  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髋关节疾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75例患者(81髋)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同期对112例患者(132髋)进行大直径股骨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56.9岁(39~69岁);男86例,女10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脱位和感染的发生率,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同时分别评估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SF-36short form全身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两组患者骨盆平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均未发生术后脱位。大直径股骨头全髋置换组患者1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表面置换组1例发生股骨颈骨折,1例出现感染。表面置换组患者和大直径股骨头组髋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SF-36short form全身生活质量评分,表面置换组优于大直径股骨头组患者。
  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和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年轻髋关节疾患患者中都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在中期效果的比较中显示表面置换术在保留骨量和给患者带来心理轻松的效果上具有一定优势。其远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