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生物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6h】

以生物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1.3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1.4 当前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5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1.6 本项目研究的内容

第2章 项目实施过程

2.1 创新项目的总体概况

2.2 通识课程的教学

2.3 考察实践活动

2.4 基地内实验技能操作活动

2.5 创新基地内的特色项目——开题报告评议会

2.6 学生自设项目研究探索——个案跟踪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培养途径实施情况分析

3.2 问卷调查设计、结果与分析

3.3结论

3.4 讨论

附录1陈索文与叶瑞黎自设项目的开题报告

附录2吴一凡、徐雅婷自设项目开题报告

附录3吴一凡与陈雅婷最终确定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创新人才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中学阶段的创新培养研究相对较少。21世纪是生物经济的时代,本项目通过引导中学生参与生物工程系列实践活动,探索和分析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对提升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期望获得能够普及于一般中学且有效提升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本项目首先根据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对比分析大学生和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多种培养途径与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徐汇区部分高中学生作为培养研究对象,在通识课程教学、实验技能培养、参观考察活动、学生自设项目与实验探索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以生物工程为核心知识结构的实践探索活动;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程观察、个案的跟踪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和研究能够提升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数据分析表明,四种培养途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其中学生自设项目的探索活动是提升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通过本项目的探索与分析,为在普通中学全面实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经验。对发展和探究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