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重组自交系的基因型鉴定及栽培稻和药用野生稻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
【6h】

水稻重组自交系的基因型鉴定及栽培稻和药用野生稻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水稻重组自交系的基因型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

1.测序材料

2.仪器设备

3.引物试剂

三、方法

1.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构建

2.基因组DNA的抽提

3.高通量测序方法

四、实验结果

1.实验设计

2.重组自交系的序列测定和SNP鉴定

3.重组自交系个体的基因型鉴定

4.染色体重组断点的确定

5.基因型鉴定时的错误率分析

6.遗传重组图的构建及QTL分析

五、讨论

1.实验部分

2.结果分析部分

3.高通量测序的展望

第二章 水稻AA和CC基因组两个共线性区段的序列比较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

1.实验材料

2.仪器设备

三、方法

1.BAC末端序列的测定

2.克隆重叠群的鉴定

3.BAC克隆序列的测定与组装

4.序列注释与分析

四、实验结果

1.末端序列分析

2.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共线性区段的重复序列比较分析

3.基因的组成及其共线性比较分析

4.基因保守性分析

5.分化年限推测

五、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及曾经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会议情况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研究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开发填补了很多传统生物学方法的不足。不断新增的基因组序列,为重新设计基因型鉴定战略,进行更有效的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组分析创造了机会。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利用Solexa高通量基因组分析系统,开发了一种使用bar-coding的测序方法,通过获得低覆盖率的水稻全基因组序列对重组自交系进行基因型的鉴定。我们通过检测150个重组自交系个体的低覆盖率全基因组序列与亲本之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设计了一种滑动窗口的方法,检测出每个个体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基因型分布和重组断点,分析并鉴定它们的基因型。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共构建了150个水稻重组自交系的遗传图,基因型分布的准确率达到99.94%,重组断点的分辨率为平均每40kb存在一个重组断点。相比我们之前利用287个遗传标记,基于传统的PCR扩增方法构建得到的水稻遗传图,Solexa高通量测序方法在数据的获取效率和鉴定重组断点的精确度方面分别提高了20倍和35倍。用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方法构建的遗传图谱,成功地将水稻第一号染色体上一个控制植株高度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在100 kb区域范围内。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证明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基因型鉴定方法对各种生物群体的遗传作图都很适用,而且也可用于对较大的基因组和较低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物种进行鉴定与分析。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这种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基因型鉴定方法将有可能取代传统的基于遗传标记的PCR扩增方法,成为大规模发掘基因和解决各种生物学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植物近缘物种之间的基因组结构和序列比较分析可以为研究植物基因功能和进化提供参考。本研究中我们对水稻药用野生稻Oryzaofficinalis(CC基因组型)103,844个BAC末端序列(相当于~73.8 Mb的基因组序列长度)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CC基因组与水稻栽培稻粳稻日本晴基因组(AA基因组型)的结构特征,发现45%以上的O.officinalis基因组序列是由重复序列构成的,高于水稻栽培稻粳稻日本晴重复序列所占的比例(~38.87%)。为了进一步了解AA基因组和CC基因组在结构上的差异,包括它们在基因的结构特征以及基因组大小(genome size)上的差异,我们选择了AA和CC基因组两个共线性区段中的BAC重叠群进行精确测序,结果表明:在AA基因组共线性区段预测分析得到的57个基因中,有39个基因与CC基因组是同源基因;通过共线性区段的比对还发现CC基因组在基因内和基因间隔区通过转座子插入等方式使其基因组发生了膨胀,基因组大小比AA基因组偏大。特别是反转座子的插入在CC基因组中尤为突出,分析结果显示CC基因组和AA基因组中的RNA转座元件的分别占17.95%和1.78%,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共线性区段CC基因组相比AA基因组多出了近100 kb的主要因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