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画传统家园的守护与开拓——浅析石鲁的“以神写形”论
【6h】

中国画传统家园的守护与开拓——浅析石鲁的“以神写形”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石鲁的人生与艺术历程

2.“以神写形”论的思想渊源

2.1哲学思想基础

2.1.1古代哲学家关于“形、神”的论述

2.1.2王弼“得意忘形”论

2.2美学思想基础

2.2.1顾恺之“以形写神”论

2.2.2谢赫“气韵生动”论

2.2.3姚最“心师造化”论

3.“以神写形”论的理论内容与艺术表现

3.1“神—形—神”的实践创作思维过程

3.2“我神”与“他神”的物我合一

3.3“形可静取,神当动观”的取神方法

4“以神写形”对长安画派乃至中国画的影响

结论

参考书目

注释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石鲁“以神写形”论的解析,探索“以神写形”的理论思想内容和对实践创作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影响。 石鲁是中国20世纪美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师之一,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他在中国画的实践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探索与重大的突破,他对中国美术事业有着巨大的贡献。 自顾恺之第一次在绘画领域提出“以形写神”的命题后,历代许多画家对“神”、“形”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神重形轻”这一说法几乎被所有的画家所公认,但是对于“神”的理解和“神”在绘画中怎样去体现,却各有不同。石鲁在继承前人对“形”、“神”问题的论述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创作经验提出了“以神写形”命题。在“以神写形”的论述中,他强调“神”的重要性,并把实践创作思维过程归纳为“神——形——神”的过程,“先神而后形”,然后“由形而复神”。形象地阐叙了绘画过程是一个由表入里,由感性到理性,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这么一个创作过程。另外,他认为“以神写形”中的“神”分为“我神”与“他神”,“我神”指的是艺术家主体之神和理想之神,“他神”指的是客观对象的神。就从他对“神”的理解这一点来看,他已经比古典美学形态更前进了一步。其次,在绘画的过程中,怎样去取“神”,他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精辟的论述,用他的话说就是:“形可静取,神当动观。” 石鲁“以神写形”的论述,不是纯粹的从概念到概念的论证,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他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如《转战陕北》《东方欲晓》等,其创作思路都是在“以神写形”论的引导下确立的。他的“以神写形”论不仅指引着自己的创作方向,而且对长安画派乃至以后中国画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影响。如今我们回顾石鲁的“以神写形”论,仍然能感受到它在当代中国画中所起着潜在的巨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